地区版

基督教的“恩律”不是相互对立,可以相辅相成

有一位姊妹家住在林场的附近,有一年冬天,雪很大,足足下了好几天,山上的树木被大雪压倒了一大片。等到第二年的春天,这些树木就枯死了。附近的村民都到山上去,把枯死的树木拿回家做烧火柴。姊妹的邻居连去了好几天,整回来好多枯死的树木。看到邻居家的收获,姊妹开始心动了,但她总感觉,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家这样做有点不好,所以开始的时候,她有些迟疑。后来看到大家都做了,她也按捺不住自己的私心,也开始去了山上。她刚刚整了一点,林场的人就来了,不但挨了批评,还把她辛苦整理枯死的木材给运走了。

姊妹很恼火,为什么人家做没有事情发生,而自己刚刚做就被人发现了呢?有人告诉她,你得抢先,不能在人家的后头。她没有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反而把别人的话存在了心里。

在农村夏天都要扯一根晾衣服的杆,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所有晾衣服杆都是从山上砍下来的,姊妹没有多想,就到山上砍了两根晾衣服的杆。没有想到别人砍没有事情发生,自己砍了两根,刚刚到家,林场的人跟着屁胡就来到了她的家。这一次不是批评那么简单了,而是按照每根树木的价值,加上罚款,让姊妹去交。姊妹这个恼火呀!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人家做没有事情发生,而自己一动弹就会出事。感谢神!最终姊妹知道了问题的所在。她说,就好像有一双眼睛在天上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有一位成家的弟兄,因与妻子平时总产生矛盾,那时候他们夫妻关系不好。弟兄总认为妻子不够温柔体贴,常常抱怨妻子。而本单位的一个女性,也是弟兄的邻居,早就对弟兄有好感。在单位里,她看到弟兄没有吃饭,就主动把自己的饭给弟兄吃,平时见面,女人还经常劝弟兄要关心家人。男女间那种微妙的情感是很容易被当事人所察觉的,这位弟兄开始拿这个女人与自己的妻子开始比较起来了。他感到身边的这位女性要比自己的妻子要好,既温柔又善解人意。二人的关系发展的很快,没有多久便开始偷偷约会了。

有一天夜里,弟兄看妻子睡着了,便偷偷地与那个女人联系,二人刚刚见面,还没有亲热,没有想到,弟兄的妻子就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原来,弟兄在偷偷离开家的时候,熟睡的妻子好像被人摇醒了一样,她发现丈夫不在身边,便出门去看,正好看到丈夫与女人的这一幕。

我的这位弟兄“贼心”不死,后期与那个女人仍然还有来往,不过,每次用谎言蒙蔽妻子的时候,这边刚说出口,那边就会出现把谎言揭穿的事情发生。感谢神!最终弟兄悔改了,他最终风趣地说,别人可以在暗地里有三有四,我们基督徒永远不要有非分之想。在天上有一双眼睛,正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

今天说一说“管教”的话题。在圣经上说: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或作“惩治”),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今天我们能够受管教,其实是一种福分,说明上帝很爱我们,很在意我们,不能因为管教不好受,就厌烦神的管教。

在今天的教会里,有一种倾向很危险,就是要“解除”上帝的管教,把人往世界里慢慢地拖,总强调恩典,过度解读十字架做成的恩典,把追求今生的财富、健康、亨通等,变成了信仰的中心。他们引用罗马书十一章六节的经文,强调:既是出于恩典,就不在乎行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

他们把人被神拯救的时候,神不在乎你的行为,是按照你丑陋的本相拣选你的事情,用在了个人走信仰的路上。这样就导致了真理的误解!这是错误的!用一个小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件事情。

有一个做小偷的父亲,经常往家里偷别人家的东西,有一天,他的孩子把同学的一个橡皮拿回了家,被作小偷的父亲发现了,他痛打了自己的孩子,直到孩子承认自己的错,再不敢拿别人的东西为止。连作小偷的父亲都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学好,难道上帝连这个做贼的父亲都不如吗?

不看行为是神在拯救人的时候看人的,如果人用这样的标准来确立自己的信仰,那就可悲了!耶稣曾经咒诅了无花果树,就是因为光有叶子没有果子。圣经明明说道: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我们不能用世界的技巧经营教会,不能用“人权、自由、民主”来否定圣经的真理,不能光有宗教生活的外表,没有信仰的实质。爱没有行为是死的。不考虑个人的行为是危险的。在圣经中的一句话说得好,有一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在信仰上放纵自己的爱,就如“飞蛾扑火”,是极其危险的!

有人说我是“恩律”不清的人,既高举耶稣十字架做成的工,又在信仰上有“律法思维”,的确是这样的。曾经有人好意劝我“站队”,要么信恩典福音,要么进入律法思维的阵营,否则你的文章不会受到欢迎,因为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看、去传播,作者观点不明确的文章。

这位牧者的确说出了我文章浏览量不多的原因。对于我们做文字事工的人,如果我们的文章没有人愿意看,那我们的事工就是失败的。但我不会因此改变我的初衷,任可得罪人,也要本着圣经说话。

耶稣说,我来不是要废掉律法。耶稣就是恩典,所以说,基督教的“恩律”不应当是对立的,相反,可以相辅相成,更有利于生命的成长。我想,现今的教会,如果能够改变那种“越极端越属灵”的看法,会对教会的发展更好一些!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辽宁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