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会年历讲道的意义
在我们所知的人类历史中,从巨石阵这样的巨石建筑,到中国的、波斯的和罗马的钟表机械装置,再到今天那些印着漂亮图案的挂历,人们一直在想方设法记录时间。人类用创造力定义时间的意义,也以文化印记记录岁月的流逝。
时至今日,我们也用多种方式安排时间,构建独特的时间框架,每一种都以特定的方式塑造了我们对时间的感受。比如,学年为生活设定了一个节奏,伴随着开学促销、假期和毕业典礼的节点。财年则以季度划分,企业和组织通常在七月结束并开启新的预算周期。各种节日也将人们的时间分割成一个个片段,或是回家探亲,或是前往景区旅行。这些时间体系根植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对于一个中国的学生来说,8月开学会显得格格不入,而对于广大的中国人来说,在春节期间去找新工作同样让人费解。
在圣经中,我们看到上帝的子民被指引通过特殊的时节和圣日来组织他们的生活。例如,在尼散月十四和十五日,以色列人庆祝逾越节,纪念上帝将他们从埃及的奴役中解救出来。在提斯利月,赎罪日和住棚节是极为重要的节日。后来,又有了普珥节和光明节,前者在亚达月十四日,纪念以斯帖的故事;后者在基斯流月二十五日,庆祝公元前164年圣殿的重建。更早之前,上帝在创造的节奏中设立了每周的安息日——一个与众不同的休息日,让信徒放下劳碌,专注敬拜。那么,这一切与我们的讲道有何关联?
教会年历的意义与价值
这样的时间标记对我们今日的教会生活和讲道有着重要意义。不难发现,遵循圣经和人类普遍的时间与季节模式,教会从早期起便开始用特定的日子和节期来组织基督徒的生活。这一传统逐渐发展为一个复杂而美丽的教会年历。教会年历,或称基督教年历,天主教称礼仪年,是基督教的礼仪节期循环,信徒按节期在适当时候奉行的礼仪和阅读经文。不同节期可能会出现独特的基督教礼仪。尽管教会年历并非基督之约下的律法要求(见加拉太书4:10;歌罗西书2:16),但它提供了一种节奏,引导基督徒围绕基督的生命见证生活。通过这样的节奏,信徒们可以时刻被提醒:上帝在基督里的救赎工作如何在历史中展现,并以此塑造信徒的生命。
教会年历以耶稣基督的生命故事为主线,将一年的时间划分为不同的季节:
降临节(Advent),预表和庆祝基督的降生;
大斋期(Lent),默想基督的受难与死亡;
复活节(Easter),纪念基督的复活;
五旬节(Pentecost),庆祝圣灵的降临。
除此之外,还有“常年期”(Ordinary Time)以及贯穿全年的一些特定主日,例如三一主日、主受洗日等。这些节期与主日既有其历史根基,也承载了深刻的神学真理。无论我们来自高派教会传统还是低派教会传统,都能够认识到设立这些特别的日子的益处。毕竟,自早期教会起,基督徒就开始在周日聚会,而非选择某个随机的日子,以纪念基督复活的日子。同样,几乎所有基督徒都会庆祝复活节和圣诞节,至少将它们视为信仰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讲道中融入教会年历
在我们的讲道和教会生活中,不妨思考如何将教会年历实践融入其中。这些节期的设计旨在帮助信徒铭记并庆祝他们作为基督徒的身份。
对于许多人来说,最为自然的起点是那些已经广泛庆祝的节日,如圣诞节、受难节和复活节。下一步的尝试可以是降临节的四个主日(作为圣诞节前的预备期)以及圣周四(纪念最后的晚餐与耶稣为门徒洗脚)。此外,还可以加入大斋期(复活节前的默想期)、五旬节主日、三一主日以及主显节(庆祝东方三博士来朝的第十二个圣诞日)。
这些特别的日子和季节并不会影响教会对逐章讲解圣经或者以经解经的重视,反而能成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在特别的节期讲解相关经文,既是一种灵性上的操练,也能在连续的讲道系列中提醒会众核心的圣经真理与耶稣的生命见证。即使不专门为某一节期安排整篇讲道,也可以通过敬拜的其他环节——如经文诵读、祷告、认罪等,来彰显这些日子的意义。
无论各地教会的传统和习惯如何,教会年历提供了一个灵活而宝贵的工具。教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信徒的实际状况,自由决定采纳教会年历的程度,因地制宜,逐步引导信徒进入更深的属灵体验。教会年历如同一份上帝的礼物,它帮助我们重新塑造心灵的敏感,指引我们的情感与意志,更深地归向和经历基督。
时间流转,恩典常新。通过教会年历,我们不只是被提醒生命的短暂与珍贵,更在每一个节期中经历基督的故事——祂的降生、受难、复活与升天,经历祂对世人的爱,以及对信徒生命的深切呼召。愿我们在讲道中,能善用这份恩典之礼,帮助会众活出上帝所赋予的时间意义,在基督的救赎故事中找寻永恒的盼望。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作者系安徽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