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当信仰遭遇误解,基督徒该怎么办?

疑问
疑问

昨天有位弟兄说最近在公司有段不太愉快的经历,原来同事知道他的信仰背景后,就对其冷嘲热讽,说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这让弟兄感到十分难堪。

可他冷静下来思考,又发现这些同事对他的批判也是有原因。随着这段时间加拿大、法国等国教会的丑恶事件被曝光以及长期以来国内部分基督徒的种种极端言论,导致有些人对基督徒整个群体产生一些误解与歧视。

有位神学家指出,基督徒通过《圣经》理解基督,而非信徒则通过基督徒认识耶稣。教会或者基督徒的见证好坏,确实会影响社会对于教会的评价。而有些信徒在言行上没有遵行基督的教导,或者在传福音上采取极端的方式,结果遭致他人的反感,从而对教会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不可能去阅读整本《圣经》,了解神学教义与教会历史。其对基督信仰的理解,基本局限于与基督徒的接触或通过各种媒体的报道。当他们遇到缺乏见证的信徒或与教会相关的负面信息时,自然很容易将其扩大化,认为基督徒就是这个样子的,从而产生了巨大的误会。

而有些信徒经常抱怨,在社会上信仰遭到了歧视,从而对非信徒产生反感,加剧了信与不信之间的张力。可实际上多数情况下,非信徒对信仰的批判,都是误解造成的,而不是这些人真的反基督。因此基督徒在遇到攻击时,如何澄清他人的误解,就显得十分重要。

比如这几年,不少人对于部分基督徒盲目崇拜某国的现象十分反感,从而得出基督徒都有“M爹”,不爱国的评价。不可否认这种现象在教会中是存在的,但其比例并不高。而一些有文化的信徒也指出,某国本身也是败坏的,无论哪个国家,都需要上帝的救恩。可见有些非信徒的评价,是以偏概全的,存在误解的。

面对这种情况,基督徒是需要以实际行动去澄清的。非信徒会有这样的误解,主要跟他们在网上接触的种种极端言论有关。可实际上散步这种言论者,只是信徒中的极少部分。可由于他们十分激进,造成极大声势,从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可实际上多数基督徒属于网络的失语者,他们上网只是听听讲道、赞美诗或肢体间的交流而已,很少参与各种事情的讨论。而且教会中很多老人根本就不会上网,自然不会出现他们的声音。

当然基督徒遭到他人误解,更多来自某些信徒缺乏见证的举动。比如有位弟兄就认识一位佛教居士,她一开始知道弟兄基督徒的身份后,表现出反感。可通过深入交流才发现,这位居士有位亲戚是基督徒,还是在教会里侍奉的同工,并经常给她传福音。有次这位亲戚邀请她参与投资,她出于信任就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结果亲戚拿到钱后,立刻卷款潜逃,丈夫也因此跟她离婚。痛不欲生的她差点自杀,幸好一位尼姑开导她,让她走出了阴影。但她从此对基督徒十分反感。

因此弟兄就与她谈心,讲明教会的本质与基督的真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她逐渐释怀了,消除了对基督信仰的误解,不再对其批判、攻击。可见我们遇到他人的攻击时,不能因此就论断人或者与其绝交,而要了解其反感信仰的原因,通过交流去澄清误解。

当然基督徒打消误解的最好方式,莫过于活出基督的生命。在历史与现实中,就有不少原本对基督徒存在误解或疑虑的人,被弟兄姐妹的美好见证所感动,从而认可了基督徒。比如顺治皇帝与汤若望的友谊佳话脍炙人口。可顺治一开始并不信任汤若望,并暗中派人观察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被汤若望美好的道德品质所吸引,从而对其十分信任、重用。

基督徒在社会上遭遇误解时正常的,但只要我们坚持遵行基督的真理,活出耶稣的生命,那么就不用担心被人攻击、歧视了。我们也不可与误解我们的人交恶,而要说明真理,并以实际行动去澄清误解。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