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

前言

艾略特在长诗《在荒芜之地》中这样写道:“沙漠不是在遥远的南方,而是在地铁车厢内,在你的邻舍中。”然而这样的描述,如今却成大多数基督徒信仰的真实写照,他们将信仰沦为一种“个人主义式”的信仰,他们只关心个人与神的关系,只在乎个人是否得救的问题,对“邻舍”莫不关心,俨然成为他人眼中避犹不及的沙漠。当然,这不是说这种个人与神的关系不重要,也不是说确认自己得救与否不重要,这些都很重要。只是我们忘了整本《圣经》从始至终的主题,神所关注的中心,都不是个人,而是神的国。在神的国中,有这样的一个群体——穷人,他们渴望被关注,他们渴望被亲近,他们就住在我们中间。神要我们顾念、怜悯他们,如同祂那样怜悯我们。

穷人是定义是什么呢?穷人对基督教来说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生活无着,一贫如洗,或者是指受到社会不公正待遇、无力反抗的被剥削受压迫的穷人;二是指灵性上的贫困,也就是神贫,又称为谦卑的穷人。1本文则将重点放在第一方面上,即聚焦在“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的这一穷人群体,从中探讨基督教群体该如何正确关注、帮助他们。

一、一个概念——“穷人同在”的认同

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这香膏明明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来周济穷人!当一名女子用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膏耶稣的头上时,引起在场人的一阵躁动,他们甚至向那女人生气。首当其冲的是一位名叫犹大的人,他十分不喜悦这样的事情发生,那可是值三十两的银子呀!什么概念,相当于当时工人将近一年的工价,这明明可以用来周济更多的穷人,却要浪费在一个人的身上。面对这样的质问,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12:7-8)这香膏是在耶稣身上浪费的吗?这种香膏是否应该以高价出售,以便将收益捐给穷人,用实际性去帮助穷人?然而在耶稣看来相对于用来周济穷人,这位女人——马利亚更是在做一件对的事情,因她在耶稣死亡之前抓住膏主的机会,以这种方式服侍主,向主表达她的爱,将自己婚嫁之日所准备的香膏,变成为耶稣安葬前做的预备。当然,在这里耶稣并非全然否定周济穷人的必要性,而是在调整一个人的责任有相对的优先顺序的观念。因此,我们也看到一个事实,耶稣并没有低估照顾穷人的重要性,祂反而提醒门徒们:“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也间接的告诉他们,当自己离开的时候,他们更需要关注“穷人”这样一个群体。可见,耶稣确认、认同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而“常有穷人和我们同在”,也表明了有这个或有那个人都是我们施行爱心的对象。

“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这个概念也在《圣经》中其他地方出现。在《申命记》15:11中说道:“原来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穷人的存在,是普遍的现象,而在穷人中的我们,该如何看待、对待他们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紧接着经文又说到:“所以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可见,神正是要借着“那地上的穷人永不断绝”,让祂的百姓学习分享、帮助、感恩的功课。律法规定每七年为豁免年(安息年),所有欠债者皆得豁免。这定例不单要施予亲族,也要施在邻舍身上,其表明一种白白的赐予。但摩西知道豁免年可以减少以色列的穷人,但不能彻底解决穷人的问题,穷人仍旧存在着。因此,摩西吩咐百姓不遗余力地帮助穷人,若忽略了这当负的责任便是犯罪了。摩西律法不单只提出行为规范和社会运作的体制,还教导比制度更重要也更基本的伦理原则,用爱心与怜悯待人接物。2可以说,对于穷人的关心渗透在《旧约》的律法中,以色列人被“命令”要特别照顾寡妇、孤儿和穷人。而事实上,他们的一部分十一也奉献给了有需要的人。

同样在使徒时代中对穷人特殊关怀的案例也比比皆是。或许当时耶稣说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这句话,门徒们并不明白,但在之后他们回转过来,就一直在践行照顾、怜悯穷人的职责。耶路撒冷的信徒自动自发地与那些生活上有需要的人分享财物;早期教会中挑选了七名执事来照顾一大群寡妇——为她们提供食物;安提阿教会捐助遭受饥荒的犹太地弟兄;彼得、雅各等使徒劝勉保罗和巴拿巴,让他们带着福音去见外邦人时,也要记念那里的穷人;雅各以“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来界定“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

从《圣经》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神始终都在关注“穷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所以祂也希望信徒既能分享福音,又能照顾一个“受伤”的世界里的需要,就像基督所做的那样。正如艾莉森·特里特斯(Allison Trites)所指出的:“我们对上帝的信仰是真实的,必须以爱、关心和帮助我们的同胞来表达自己的信仰。”3穷人就在我们中间,我们要像神一样怜悯,甚至对那些拒绝祂的人也是如此,向这样一个破碎和有需要的世界展示神的爱。同样,神期望信徒去爱他们、关心他们——毫无疑问,如果他们还没有接受基督的话,这也是他们接受基督的桥梁。当然,我们要清楚地知道,那些顾念穷人的人,神也应许给他们祝福。而对不怜悯穷人的人,神也作出回应,“塞耳不听穷人哀求的,他将来呼吁也不蒙应允。”“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

二、一个要求:爱人如己的方式

既然“穷人常与我们同在”,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对待这样一个群体呢?《利未记》19:18给了我们答案,它告诉我们:“......却要爱人如己。”同样,耶稣在回应律法师的试探时,其言语的下半部也应用此处经文说:“就是要爱人如己。”“爱人如己”是什么?“爱人如己”原文是爱你的邻舍如己,这个“邻舍רֵעַ”原文是朋友、伙伴。在主耶稣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里,“邻舍”就是怜悯他的。因此“爱人如己”意味就是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我们所接触到的每一位“邻舍”,也意味着把这“邻舍”视作自己一样珍贵和重要,对待邻舍时要以同样的关爱和尊重对待。而这里的邻舍可以视为神的百姓和外邦人,甚至是仇敌(参太5:44),也自然而然包括了在我们中间的穷人。今天的我们需要尽自己所能,像爱自己一样的去爱这些“住”在我们中间的邻舍——穷人,在工作上、生活中等等处境里去帮助、顾念他们。道格·谢尔曼(Doug Sherman)和威廉·亨德里克斯(William Hendricks),在《你的工作对上帝很重要》一书中,提出了工作有价值的五个主要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很符合“爱人如己”的诠释。即通过工作,我们赚钱去服侍别人,因为在旧约和新约中,上帝告诉我们要慷慨地满足穷人和那些在属灵上服侍我们的人的需要。我们爱我们的邻舍,因为我们通过我们的工作为他人服务。我们通过勤奋工作,展示祂的样子,并通过与上帝合作来满足他人的需要来为他人服务,从而将荣耀归给上帝。在为他人服务时,我们是在为上帝服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工作对上帝很重要。

同样,当我们去以“爱人如己”的方式去照顾在我们中间的穷人时,给他们给予帮助时,其实也是在为我们的神做见证。《约翰一书》4:19说到:“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可见,在我们本性中本来就没有爱的能力,无论对象是神或是邻舍。然而我们现在能表达爱,完全是因神先爱我们,又将那份爱放在我们里面。所以,我们去爱人,乃是在彰显神的爱,同时别人也可以透过我们所给予的爱,晓得我们是基督徒。保罗·尼特在《宗教对话模式》这样说道:

所以在宗教的邻居关系中,做好邻居的第一步将不是拆除篱笆并试图建造一个宗教的公共用地,而是尽可能真正表明我们是谁,并让我们的邻居在我们对着篱笆谈论时看到我们是谁。“基督徒的自我描述”——不是探索“匿名基督”、共享的神秘中心或者在所有其他宗教中的惟一实在——是第一项议程。让我们的宗教邻居看到我们是谁,而不管他们是怎样看我们的(然而他们会对我们作出响应),不管他们可能发现我们之间有什么相似——这是成为好邻居的基础。但这样做要求我们确实实践福音,认真对待福音,使我们的邻居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不只是在我们的语言中看到我们是谁。4

这是关于宗教之间如何正确去表达自己的一个论述,比如对于基督徒来说,他不只是用语言来陈明自己的身份,更是要用行动得到其它邻居(宗教)的认同,从中知道基督教是谁。同理,在如何对待身边的人的问题上,没有一个基督徒可以不必表现他对别人的爱,要让别人知道我们是谁,我们就必须用行动表现出这个标记。爱的表达方式不是空洞的言语,有口无心的同情,乃是具体行为上的体现,如《约翰一书》3:18所说:“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因此,我们需要用“爱人如己”般的感同身受去触摸这个受伤的世界,慷慨地满足在我们中间“穷人”的需要,去缠裹、医治他们的伤口,使他们看出我们是谁的身份,在其中显明基督的爱。而当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温度时,他们自然而然会敞开心扉,愿意去了解这份爱的由来,并倾听自己的灵里中需求。理查德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这样说道:“当人们看到你爱他们没有虚假,他们会接纳任何你给他们的教导。”5

当我们用“爱人如己”的方式去顾念、帮助在我们中间的“穷人”时,就是在证明我们所信的是真的。当基督的爱从我们的生命流露出来时,它将成为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一个多数人都独来独往、只顾自己的世界里。也使这些灰暗的人生被爱照亮,冰冷的隔阂被爱融化,荒芜的生命被爱播种,使他们在爱中得到家的温暖。安德鲁·沃尔斯在《基督教史上的传教运动:信仰传播研究》论到基督徒、教会在接人待物要让人感受到“如家”的温暖时,这样写到:

上帝按照人类本来的面目接受处于不同时代,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人无法脱离其自身所处的社会。由此导致了基督教历史上的“本土化”原则,基督徒是社会的一分子,教会要使人感觉“像在自己家里一样”。6

基督徒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因此教会的使命之一就是使人们感觉“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感到被接纳和尊重,这也是“爱人如己”的体现。当然,我们用爱去接纳、帮他们时候,我们也当也有个界线,即要有一个“授人以渔”的法则,免得他们在享受供应中忘记被造时所赋予的本分。

三、一个原则:授人以渔的法则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意思是: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就要真正学会捕鱼的方法。同理,当我们以“爱人如己”的方式给予在我们中间“穷人”时候,不单单只是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我们更应该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殷勤工作,甚至为其提供工作岗位、技能培训等支持,实现“授人以渔”的法则,将帮助能力做到最大化。

《利未记》19:18中的“要爱人如己”的提出,其目的是为了禧年制度的道德原则而设立的。因为以色列人是在神面前作客旅和寄居的,所以要一视同仁,以同胞和外人都同是寄居的,不但准许任何人都可赎回地业,并且应该积极自发地一样地帮补同胞、外人和寄居的。7在这里面可以看到一个“赎回地业”条例,在以色列人社会中,田地不可永卖,神将田地赐给人,人若因贫穷把田地卖了,近亲要帮他赎回,用以确保障弱小的家族不被剥削,贫民也不受欺负,甚至君王也不可违背这条立法。这是神对穷人的顾念,向他们施行慈爱的方式之一。然而,从土地归还给原先继承它的人的这一举动中,又可以看到神十分注重人的工作参与,“赎回地业”其本质上并非只是一件重新分配资源的事情,更是使那些穷苦的人有实现财富复还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归还的过程中,这些穷苦的人就要开始履行他们新的责任,当他们得到新机会时,就必须对此负责,去努力工作,利用现在重新分配的资源,创造属于他们的财富,使他们有机会摆脱贫穷!当穷人有这样“权利”使得他们避开穷困时,那么迎接他们的是积极做出回应,而不是继续使自己陷入贫穷中,继续在困苦中哀鸣。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回应贫穷的问题时,《圣经》并不是简单地呼召富人把资源重新分配给穷人,而是要穷人在领受丰盛恩典时,需要全身心投入进去,重新去经营好失而复得的产业。那么,这样也就符合“授人以渔”的法则了。

神将我们安置在这个世界上,不是让我们来白白地享受和消耗的,我们需要护理,需要工作,在这个原则中,穷人也不例外。当《利未记》19:10说:“你也不可收拾你的葡萄园,也不可收拾你葡萄园里落下的果子;你要把它们留给有需要的人和陌生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这是神对贫穷和软弱之人的顾念,彰显出祂的慈爱,但我们同样要知道,当这群人要去享受这一份恩典时,他们至少要弯下腰去拾起来,而不是一味的等待被喂养。使徒保罗《帖撒罗尼迦后书》3:10中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这是针对那些有机会、有能力却不肯工作的人所说的话。神的爱是有原则的,祂既不纵容罪恶,也不鼓励懒惰,因此没有必要救济那些不肯工作、专门依赖福利制度的懒人。同样,在《箴言》中也表达了殷勤工作的必要性:“手懒的,要受贫穷;手勤的,却要富足。”而保罗自己本身也是如此践行着,他在帖撒罗尼迦传道期间,虽曾几次接受腓立比教会的供给,但仍不敷需用,所以还需要亲手做工维生。

我们需要去爱在我们中间的“穷人”,给予他们物质上的供应与补足,这本是应该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授人以渔”的原则。比如给这群人提供平台、岗位、技能培训等,甚至是义工服侍,让他们融入于社会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而避免成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巨婴”。同样,当他们的价值被体现时,他们的身份被认同时,他们也能更好的回馈这个社会。当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做事时,当他们得到劳动应得的果实作为回报时,他们也可以有东西分享给另外有需要的人。如《以弗所书》4:28所说的:“......总要劳力,亲手作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

结论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正如丽贝卡·乔普所说:“只有和那些受难者——穷人和受压迫者、活着的和死去的——站在一起,我们才会看到人类生存的现实。”天父所造的世界里,并不是单一性的,有那样一群人——穷人,他们就在我们的中间,需要我们去感同身受,需要我们像爱人如己一样去顾念他们,同样,当我们藉着微不足道的力量去爱他们时,也是在见证神的爱,毕竟是神给予我们爱的力量。但是,我们也要记得,我们并不是一味的提供物质上的供给,更重要的是坚持“授人以渔”的原则,引导他们去热爱生命、生活,积极地融入社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美好的明天。

脚注

1基督教时报网,段琦,https://www.christiantimes.cn/news/5017/,“基督教与消除贫困”,访问日期:2024年2月3日。
2廖克民:《预备好土——教会迈入社区领导的自省》,曼绒华人基督徒文化协会,2013年5月,第156页。
3Allison A. Trites,“The Gospel of Luke”,in Cornerstone Biblical Commentary,(Carol Stream,Il:Tyndale House,2006)171.
4[美]保罗·尼特:《宗教对话模式》,王志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34页。
5理查德·巴克斯特:《归正的牧师》,密歇根州大急流城主权恩典出版社,1971年,第32 页。
6Andrew F.Walls. The Missionary Movement in Christian History: Studies in the Transmission ofFaith,Orbis Books.
7洪同勉:《天道圣经注释:利未记(卷下)》,天道书楼有限公司,1992年6月,第749-750页。

参考书目

(一)中文著作

廖克民:《预备好土——教会迈入社区领导的自省》,曼绒华人基督徒文化协会,2013年5月。
[美]保罗·尼特:《宗教对话模式》,王志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理查德·巴克斯特:《归正的牧师》,密歇根州大急流城主权恩典出版社,1971年。
洪同勉:《天道圣经注释:利未记(卷下)》,天道书楼有限公司,1992年6月。

(二)英文著作

Allison A. Trites, “The Gospel of Luke”, in Cornerstone Biblical Commentary, Carol Stream,Il:Tyndale House,2006.
Andrew F.Wall, “The Missionary Movement in Christian History” , Studies in the Transmission ofFaith,Orbis Books.

(三)其他资料

基督教时报网,段琦,https://www.christiantimes.cn/news/5017/,“基督教与消除贫困”,2024年。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