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新书速递:《拜占庭帝国大通史》

君士坦丁大帝在欧亚分界线的拜占庭建立了“新罗马”,作为罗马帝国在东方的中心。并把帝国的都城迁移到此。由于城市是由君士坦丁所建,因此也被称为君士坦丁堡。

公元395年,以基督教会为国教的狄奥多西一世临终前,将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交给他两个儿子继承。东方的部分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早期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

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君士坦丁堡延续着帝国的命脉,以东罗马帝国的身份延续了千余年,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亡。而拜占庭帝国一词的出现,乃是17世纪西方学者对东罗马的称呼,并延续至今。

拜占庭帝国是中世纪时期一位强盛、辉煌的国度,同时也是个命运多舛的帝国。他们经历了12个王朝以及93位皇帝,帝国既有制霸欧亚的高光时刻,也有沦落天涯的黑暗时代。

公元5世纪是拜占庭帝国第一个辉煌时期,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期间,疆域拓展到北非西部以及地中海沿岸的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等地,复兴罗马的势头近在眼前。可由于查士丁尼瘟疫、安提阿地震以及政局动荡等等原因,这一美梦就此破碎。

7世纪初,在希拉克略皇帝领导下,拜占庭帝国再度迎来一次黄金时期,他们击败了萨珊波斯,改革军政制度,帝国呈现出中兴的态势。不过由于阿拉伯人的崛起,拜占庭难以抵抗其兵锋,在经过短暂辉煌后,又走向了衰落。

公元9-11世纪的马其顿王朝,是拜占庭中世纪时期的“黄金时代”。国内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他们不仅获得了亚得里亚海的制海权,成为东地中海的霸主。巴西尔二世更是灭亡了第一保加利亚王国。而且其文化远播,影响了周边地区。比如公元988年,罗斯受洗让东正教扎根斯拉夫人当中,奠定了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文化基础。

可从11世纪起,拜占庭帝国就江河日下,再也无法扭转颓势了。在伊斯兰势力打击下,他们被迫向西方求援,从而引发了十字军东征。而在1204年,威尼斯人不顾弟兄情谊,洗劫了君士坦丁堡,从而让让拜占庭帝国元气大伤。

虽然他们于1261年击败西方人建立的拉丁帝国,光复君士坦丁堡。但再也无法重现帝国的辉煌。15世纪时,土耳其人装备了重型火炮,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再也不是牢不可摧的堡垒。在重炮轰击下,加上热那亚人当了“带路党”,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穆罕默德二世攻陷。

君士坦丁堡是东方正教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牧首为东方教会最高最高领袖。基督信仰也深刻地影响了拜占庭帝国的方方面面,建筑、艺术、文学、科学、风俗等等方面,都浸透着基督信仰的痕迹。原来帝国所统治的地区里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阿索斯山、耶路撒冷圣城、卡帕多西亚洞穴等等,都是举世闻名的教会遗址,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朝圣者与游客。

尽管君士坦丁堡的荣光已逝,但其留下的文化遗产仍影响着当今周边的东正教国家。俄罗斯就以拜占庭帝国继承人自居,称为“第三罗马”。而很多阿拉伯国家虽然信仰不同,但其境内仍保留了不少拜占庭的文脉,比如不少清真寺都受到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影响。可以说拜占庭帝国虽然消失了,可其文化影响却一直延续至今。

这几年国内出版业兴起了“拜占庭热”,相继出版了不少好书。比如A.A.瓦西列夫的《拜占庭帝国史》、朱迪斯·赫林的《拜占庭》、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的《拜占庭三部曲》、彼得·萨里斯的《拜占庭》、拉尔斯·布朗沃思的《拜占庭兵法》、王嘉利的《拜占庭艺术》、科林·韦尔斯《拜占庭的赠礼》以及威廉·达尔林普尔《圣山来客》等等。可谓是汗牛充栋,令读者大饱眼福。

而在最近由中国拜占庭研究权威学者陈志强主编的《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出版,为该领域又一部新的力作。本套书集合了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代表了中国拜占庭研究的最高水平。这套书系统地梳理了千年拜占庭帝国史,每卷都分为上、下两篇。上编为历代皇帝列传,下编则从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外交等等方面论述拜占庭历史发展轨迹以及成败得失,展现了帝国千年沧桑史。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