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亚伯拉罕的故事(三)

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

引言

基督徒信心的增长并非直线型,而是呈螺旋状上升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信心有升有降,但总体来说仍是朝着上升的趋势前进。亚伯拉罕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非凡的信心,单单相信上帝的应许就离开了本地本族,向着上帝指示他的地方去了,虽然在他出发的时候还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到了迦南地后亚伯拉罕从北至南寻找适宜的牧场,然而南地发生的一次饥荒给他的人生带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如果不是上帝暗中的保护,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早就成了埃及王的妃子,而亚伯拉罕也将因为这件事失去上帝的祝福。虽然上帝阻拦了法老行恶,但上帝也借着法老责备了他的仆人,使亚伯拉罕看到了自己的软弱与亏欠,进而带出悔改的行动。

亚伯拉罕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故意要说谎,而是由于害怕,害怕自己因美丽的妻子而在埃及丧命。不过,既然他这么害怕,为何还要去埃及呢?因为亚伯拉罕还有一个害怕,即害怕自己在迦南地生活不下去。他看到埃及的富饶,就以为在那里寄居一段时间就能渡过难关。亚伯拉罕因为害怕生活的艰辛就去了埃及,又因为害怕埃及人的迫害而向他们说谎。

亚伯拉罕之所以害怕是因为他有时也会像我们一样,看人看环境,然而上帝借着他的保护与眷顾消除了他仆人的惧怕。这个时候亚伯拉罕的信心又开始往上走了,他开始变得宽广、豁达,与人无争。罗得只看到了约但河的全平原,亚伯拉罕却看到了上帝的应许及应许之地。

一、以弱胜强

在《创世记》十四章记载了发生在当时的一场四王与五王之间的战役。由于罗得所居住的所多玛正好处于五王的势力范围,在这场战争中,罗得与其家人不幸遭到了敌军的掳掠。

当亚伯拉罕听闻这一消息后,他不仅没有幸灾乐祸,反而集结人马,自己带头率领家里生养的精炼壮丁追赶仇敌并杀败了他们,又将他的侄儿罗得与罗得的家人、财物重新夺了回来。

亚伯拉罕这样做不是因为自身的安全受到了威胁,却纯粹是由于想要救他的侄儿,就是那个曾经忘恩负义,独霸美地,以至“不留余地”的人。罗得虽然以恶报善,亚伯拉罕仍是以善胜恶。

亚伯拉罕固然是出于对侄儿罗得的爱,同时也是出于对上帝的信,这份从上帝而来的信心,使得亚伯拉罕变得无比勇敢,不畏强权。按照人的经验,亚伯拉罕不应当冒险去与四王争战,因为连五王都不是四王的对手,更何况人丁稀少,又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亚伯拉罕,岂是他们的对手呢?

但此时的亚伯拉罕已经从“凭眼见”转向了“凭信心”,不再受制于环境,而是因着仰望上帝的怜悯而靠主刚强。他虽然只有三百一十八名士兵,但这只是个象征的数字,亚伯拉罕真正的帮助是从保护与看顾他的上帝而来,这位上帝有如他仆人的千军万马,是真正所向披靡的王者。

二、尊主为大

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提升了亚伯拉罕的信心,当然,被提升后的亚伯拉罕并没有自我膨胀,并没有显示出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上帝的恩典让亚伯拉罕变得更加强大与更加谦卑。

亚伯拉罕在蒙受恩典后更加敬畏上帝了,因为他在这场战役中活生生地经验到上帝的同在并上帝的可畏。亚伯拉罕敬畏上帝的表现有二:

第一便是从掳掠得来的财物中拿出十分之一,献给祭司麦基洗德。我们可以将这个举动理解为“尊崇上帝”以及“向主感恩”。因为麦基洗德是上帝的祭司,亚伯拉罕借着十一奉献之物向上帝表达至诚的敬意。

第二则是拒绝所多玛王的“馈送”。这里的“馈送”二字要打上引号,因为当亚伯拉罕将从仇敌那里掳来的财物交还给所多玛王时,并非“物归原主”,而是“怜悯原主”。亚伯拉罕本来可以正大光明地据为己有,但他因着上帝的恩典不愿意这么做。故此,当所多玛王想要将财物馈送于亚伯拉罕时,只能表明其无知,却不是由于感恩。

亚伯拉罕当然不会接受,如果他要将这些财物据为己有,也就不会选择归还给所多玛王了。亚伯拉罕不仅不贪财,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让上帝的荣耀受到任何一丁点的亏损。亚伯拉罕对上帝的经验越深,认识越深,他对上帝的爱也就越深。

在亚伯拉罕的心目中,财物已经不是非常重要了,最重要的是上帝的荣耀。上帝的荣耀比那些看得见的财物,对亚伯拉罕来说,是更加贵重的。这自然是他属灵的看见,也是唯有属灵之人才会有的表现。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