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认识自己 呼唤忏悔——卡尔·巴特《罗马书释义》简读

一、“双重预定论”

《罗马书释义》乃瑞士神学家卡尔·巴特(Karl Barth)之代表作,初版于1919年问世。作为对使徒保罗《罗马书》的现代解读,此著作不仅在二十世纪的神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更在学术思想界被誉为独树一帜的杰作。

在撰写该书第一版时,巴特提出了一种较为激进的理论,可视为对传统加尔文主义的一种深刻改革。他重新解释了奥古斯丁的“预定论”,提倡一种“双重预定论”,强调救恩乃源于上帝不可测的自由意志,且人类的堕落亦是由上帝的意志所决定。巴特的理论对传统双重预定论提出了批判与修正,尤其是他反对传统中关于某些人被拒绝而另一些人被拣选的解释。

这种新颖的观点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使得巴特遭受了“教条主义”与“理智主义”等多方面的批评。面对这些批评,巴特于1922年推出《罗马书释义》的第二版,新增了详尽的文本注脚,以阐明引用来源,并对“πiσTLs-”一词的翻译问题作出回应。在新版中,巴特进行了辩护,澄清了许多误解,并详尽回应了众多批评意见,从而加深了他的神学立场,并展示了对学术批评的重视与回应。

二、“忠信解释学”

卡尔·巴特的“忠信解释学”在其对圣经信息的深入理解和解读中得到充分体现。巴特坚持认为,圣经文本并非单纯关于上帝的陈述,而是上帝本身在圣经中的直接显现。他强调,圣经不仅是一种文本,更是上帝与人类沟通的动态过程,从而凸显了圣经与人类之间的深刻联系。

巴特特别注重现实世界中的现象,主张要真正理解福音书揭示的神圣真理,先须掌握这些真理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体现。他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才能真正领受领会上帝的启示。

这些看法对后续的圣经诠释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特的观点强调了圣经信息的现实性和历史性背景,这一转变挑战了传统神学中对圣经的静态和永恒的理解。他提出,福音不应被视为超时空的永恒真理,而是深植于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中的信息,仅适用于特定的群体和情境。这种思考方式鼓励了后代学者更加关注圣经文本的具体语境和文化背景,从而开辟了新的神学研究路径。

三、呼唤忏悔

卡尔·巴特在探讨神学中,特别重视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借此强调信仰旅程中人与耶稣基督的跟随关系。巴特深入解释了神圣“精义”的概念,即人类在信仰中的持续呼唤拯救与忏悔。此外,他指出了人对神义的领会需要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的回应,这种双重态度对信仰实践至关重要。

在《罗马书释义》的第一版中,巴特将“宗教”定义为一种情感的体验和象征的经验。然而,到了第二版,他的观点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强调“宗教”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他认为,宗教活动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与上帝之间的真实关系,并将其视为一种以上帝为对象的普遍人类活动,一种兼具心灵性和历史性的事件。他描述“宗教”为一种对上帝的不可避免的“回忆”和“恩典的体验”,同时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必然性”。在巴特看来,人类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成为“宗教人”。

通过这些论述,巴特不仅阐释了宗教经验的深层意义,而且强调了信仰作为一种活跃的、不断发展的实践,其核心在于不断地认识和回应上帝的恩典。这种观点深刻影响了后续的神学思考和实践,提醒信徒们信仰不仅仅是内心的感受,更是一种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体现和更新的生活方式。

四、文学价值

《罗马书释义》在神学界有地位,其文学造诣亦属上乘,与诸如保罗、奥古斯丁、马丁·路德、索伦·基尔克果尔等历史重量级人物齐名。卡尔·巴特的笔锋,精于洞察,细致入微,其所提倡的“忠信解释学”不仅是对当时普遍的批评主义、怀疑主义风气的一剂疗愈,也对后世的经文解读产生了持久且深远的影响。

在《罗马书释义》的第二版中,巴特特意论及了俄罗斯文豪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其小说作品虽属虚构,却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信仰的认真思考。巴特通过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展示了文学在探索信仰问题上的独特价值。他认为,通过文学作品,读者能更生动、更深刻地理解信仰的复杂性和多维性,进而促进对信仰的深层反思和理解。

巴特的这种方法论,不仅丰富了神学的研究视角,也为理解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和意义提供了新的路径。他的工作不仅仅是神学的阐述,更是一种跨学科的对话,激发了后来者在文学和神学交叉领域中的深入探索。

五、人与世界

巴特在其神学反思中深刻地触及了人类对上帝认知的局限性。他引用《罗马书》1章21节经文指出,尽管人类认为自己了解上帝,实际上他们没有以应有的敬意荣耀祂。巴特提醒我们,基督徒和犹太教徒虽自认为知晓上帝,但真正的上帝是超越我们所能理解的。这种思考启示我们,对上帝的认识实际上是人类自身的一个反射,而不是对祂本质的真实理解。他强调,上帝虽不可见,但通过其创造的世界可以被感知,譬如一本摊开的教科书,向我们展示了答案。

巴特进一步阐述,整个宇宙都是上帝存在的痕迹。他写道,若我们选择信仰而非困惑,就能看见这些痕迹;否则,整个世界可能仅显现为上帝愤怒的标志。这一点在他的论述中尤为显著,因为他指出,任何戕害生命的行为都是对上帝创造的亵渎,是抵挡神圣正义的表现。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衰弱和死亡,反映了上帝忿怒的一面。

巴特批判了近代自由主义神学中的一个核心假设:人能够通过自身的认识能力自主地理解上帝。他挑战了这种自足的自律观念,强调上帝作为“完全他者”的角色,意味着人的认知和推理逻辑无法完全涵盖造物主的全貌。这种观点要求信徒重新审视自身与上帝的关系,认识到人类理解的极其有限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更加谦卑和真诚的信仰生活。

六、遭遇的批判和质疑

《罗马书释义》自发表之初便激起了激烈的学术争议,主要源自卡尔·巴特对当时神学派别的直率批评。其批判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对历史考证方法的批判:巴特在《罗马书释义》的第一版中强烈反对历史考证方法,这种立场被视为对传统解释学的公然挑战,挑动了学术界的一场风暴。巴特认为,这种方法过于依赖历史事实的解读,而忽略了圣经文本的神学深度和属灵意义。

2. 反对主观主义和自然神学:巴特严厉批评了流行的普鲁斯特神学,该神学倾向于将基督教的启示与人的预设观念结合。他反对任何企图通过自然理性或人类智慧独立于神启的上帝认知尝试,主张这种自然神学试图将上帝纳入人类的有限视野,将其“驯化”。他认为,解释圣经不应回避其神秘和深刻的神学含义。

3. 对自由主义神学的批评:巴特批判了自由主义神学中将人的行为与上帝的义联系起来的做法。他指出,救赎和上帝的义不能通过人的努力获得,而必须完全依赖于上帝的恩典。此外,巴特也批评了当时一些支持纳粹主义的神学思想,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和错误的世界观。

这些论战推动了巴特对自身神学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神学体系。他在后来的《教会教义学》中进一步发展了对上帝理解和认识的神学立场,强调了上帝的义而非人类的文化理想。巴特教导,释经者应当超越单纯的历史视角,聆听上帝超越时空的言说,从而真正理解福音与人类努力之间的基本对立。

通过这些思考,巴特不仅重塑了当代神学的一些基本观念,也为后世的神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深刻的启示。 

参考书目:卡尔·巴特《罗马书释义》,魏育青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