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如何扩展人的自由?

配图
配图

引言

“自由”在圣经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旧约的时候,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上帝则差遣摩西、亚伦要将他的百姓从埃及的奴役中拯救出来,使他们得着自由。

然而,以色列人并不珍惜这来自不易的自由,他们在旷野遇见困难的时候便开始埋怨他们的领袖并他们的上帝,埋怨他们为何将他们领出埃及。与旷野的一无所有相比,他们宁可失去自由而待在埃及,只因为在那里有充足的食物,能满足他们肚腹的需求。

新约的时候,保罗在他的书信中也时常提到自由。保罗指出基督的福音乃将生活在罪恶权势下的人得着真自由,不过基督徒们不可将这自由当成放纵情欲的机会,而要在爱的服侍中践行这自由。

在今天的信息中,笔者想讨论的是基督徒的侍奉与他们所享有的自由之间的关系。如何让一个基督徒在充分享有自由的同时,还能尽心尽力地投入在侍奉中呢?

一、“自由”是被拯救的经验,是脱离埃及的重担后享有的释然

从上帝对以色列人的拯救来看,基督徒的自由也犹如以色列人当时从埃及为奴之间所获得的自由那样,是一种从罪恶的权势中被拯救出来的经验,因为“不自由”是由于罪的捆绑,而那些陷在捆绑中的绝大多数人竟然早已习惯了这种捆绑。

 这就是为何以色列人在出了埃及之后还想回到埃及去的根本原因。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过奴隶的生活,一旦失去了这个环境反倒觉得不自然了。

 柏拉图曾经讲过一个洞穴的比喻,这个比喻大概的意思便是说,有一群人生来就被铁链锁在一个山洞内,他们的脸也是朝向洞穴深处的。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地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样形形色色的假如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它们作出各样的动作。

于是,当这些奴隶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影像时,便将这些影像当成了实物。这个时候,有一个奴隶解除了桎梏,可以起来转头环视。不过,当他看见真实的物件时,反倒以为那是幻影,因他早已将幻影当成了实物。后来又有人将此人带到洞外,让他感受真实的世界,却因为刺眼的日光而导致眩晕。此人因着日光的刺激反倒仇恨那个带他出来的人,因他认为那人给他带来了痛苦。

一个习惯在罪恶权势下生活的人,早以犯罪为自然,却以不犯罪为不自然。上帝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之后,那些已经习惯了罪中之乐的人怎样不习惯没有罪恶辖制的生活,今日不少人也照样不习惯被基督拯救出来的圣洁生活,他们居然以那生活为“不自由”。

从“自由”的角度来看,拯救的经验有二,一是罪所造成的重担得以脱落的自由,好比心中的罪咎感终于消失不见,内心感到无比释然;二是邪恶的欲望被圣洁的意愿所取代了,而这个过程是伴随着圣道的滋养与圣灵的感化共同转化的。

二、“自由”一定是被激发的经验,是在基督的爱里逐渐扩展出来的

“自由”可以表现为某种强烈的欲望,当这种欲望被满足的时候,也就是“自由”得以实现的时候。不过,笔者所指的欲望不是情欲,而是爱人的欲望。

如果一个人因为被基督的爱激烈而产生出某种强烈的爱人之欲望的话,他就一定渴望借着爱人的生活来实现他的自由了。这个时候,爱人的诉求——其自由的诉求,与爱人的行动——其服务于人的行动便合而为一了。

这就是保罗所说的,不要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相互服侍。可以说,基督徒的自由同时也是在爱里的自由。他们在基督的爱里得以自由,同时也因着爱人的生活扩大了这种自由。

在教会的侍奉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一种很难转化的矛盾,这种矛盾便是“自由”与“侍奉”的矛盾。因为服侍的人虽然想要服侍,却并不愿意在服侍中摆上一切。

对于这样的侍奉者来说,他们只希望在自己空闲的时候,甚至是感兴趣的时候去教会服侍,却并不愿意在一些他们不喜欢或不认可的侍奉工作中付出他们的所有。

于是,当教会想要将某些侍奉工作“强行”加诸于这些信徒身上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受到强烈的不自由,并因此表现出消极、怠惰、甚至反抗的情绪。 

笔者倒不是说教会可以不顾信徒的感受而将侍奉工作强行加诸于他们,也不是说作为地方性教会内的某个成员就一定要服从教会的安排,去承担一些他不喜欢的侍奉工作,而是说我们必须从源头上解决“不乐意”的问题。

这个源头便是“对基督”与“对教会及信徒”的“圣爱”,人若没有这爱的激励,他的侍奉是难以持久的,因为单凭兴趣的侍奉一定会出现后劲不足的问题。刚开始因为强烈的兴趣所以迫切想要服侍,等到兴趣失去之后,服侍便成了重担与累赘了。

这些问题只有在上帝的爱里才能得以解决,因为上帝的圣爱能不断地激发我们侍奉的热忱,激发我们服侍的意愿,激发我们想要为着所爱的对象去不断付出,而这种付出的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得着。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