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陈荣超牧师“门徒观”轻谈系列第三讲:领导力

今日教会状况图片
今日教会状况图片

我们不是谈领导力培训,而是从门徒观的立场,来看今天的领导力是给教会带来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配图里的景况就好比今天教会的状况,我与不同的朋友讨论,有一些综合性的感受。

1、马与车本末倒置;2、车轮尺寸不一;3、推动还是带动?4、马嘴出血为谁苦?5、马背上的主人呢?6、马车上项目重担;7、马盲目苦干。

若将这些感受转移到牧会上,可以一一进行比较。1、侍奉失调;2、恩赐错用;3、马达失灵;4、为主受苦还是为其他受苦?5、谁是老板?6、按照年历以项目为主——每月牧者们都很忙碌,一月忙过年,二月忙春节,三四月是受难节、复活节,五月母亲节,六月父亲节,七八月是夏令营,九月是校园上课,十月是堂委开会,十一月是感恩节,十二月是圣诞节。7、抑郁前奏。

美国教会做过一个调研,分析了牧师去留的10大因素:1、灰心(人数下降);2、失败感(人数下降);3、孤单(与人距离);4、道德崩溃;5、钱财(不懂筹款);6、愤怒(十面埋伏);7、燃尽(宿命感);8、健康(三高);9、家庭(隐私透明);10、心态失衡。

在一些地方,牧者没办法走动,他们的去留是心态的去留,表面依然在职,或者被调职,但存在着心不在焉的去留感。这带来了安全感的问题,一方面是来自教会有理无理的期望,另一方面是来自牧师本人如何看自己的领导力。

今天的领导力在作门徒方面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目前办教会的模式一般是这四种:企业管理、活动中心、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这对牧者的要求很高(80%以上的牧者都无法满足),考验着他们能否满足要求或者有能力来带动发展。问题在于领导力(精英论),领导学成为了教会培训主题,嵌入了“优生论”哲学,选拔栽培优质信徒,非优即劣,信徒中潜伏了优越感的概念。现代化工商管理理念的引进,使教会服侍变成了上班,主任牧师就像老总。

这是80年代教会增长学留下的后遗症。当年出过马鞍峰和柳溪教会等巨型教会,我们以为这就是牧者们的梦想,我的同学华理克牧师也提醒大家不要如此去想,当领袖的不一定要做老大。我们需要领袖,旧约中的亚伯拉罕、摩西、约书亚和大卫都是领袖,新约里的保罗书信也谈到了作教会领袖、监督和执事的原则(提前3:1-7,提多书1:6-9),这些培训班也都讲,但实质上却走回了领导学。需要注意的是,圣经里有领袖的例子,但是没有(今天所流行的)领导学。目前多数的培训课程都改编自工商管理学,表扬总裁模式的管理。对此,我们要恢复门徒观的领袖理念,耶稣吩咐的是“作门徒”而不是总裁。

总结来说,第一,教会需要培养人才,人才就是领袖。门徒班留给追求灵命的信徒,但这和耶稣的教导恰恰相反。第二,牧师从神学院出来,教会却用商学院的眼光来衡量牧者传道。第三,耶稣的嘱咐是作门徒。如果这点得不到重视,那教会将很难发展。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