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无声:C.S.路易斯人生的最后时刻
于人生旅途的终章之际,人们往往会呈现出最为真挚且富含思想的自我。C.S.路易斯(1898~1963),这位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基督教护教士兼文学巨匠,在其生命之暮年,以深邃如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既璀璨绚烂又感人肺腑的图景,生动地阐释了他毕生所坚守的信仰:于至高上帝的怀抱之中,探寻并紧紧握住那永恒的承诺。
路易斯的生命历程可谓波澜起伏。1961年6月,他因肾炎引发血液中毒,身体状况日渐衰退。然而,他依旧秉持着乐观之态。在致一位学生的信里,他诙谐地描述自己陷入了一个“黏性循环”,医生们无法为其施行手术,只因几个重要器官皆在相互等待对方率先恢复正常。
1963年之夏,路易斯已然觉察到自己时日无多,但他并未被恐惧与绝望所吞没,反倒在信中言及:“前方等待我们的远比我们此刻所留下的更为美好。”他将自己喻为一粒种子,耐心地等候在园丁设定的时刻绽放,成为真实世界里一朵娇艳的花。这种对永恒的期许,使得他在直面死亡之时依然保持着宁静与喜悦。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路易斯回到了他口中的“窑屋”。尽管身体每况愈下,但他的精神世界却愈发充盈。他再度品读了古希腊史诗巨作《伊利亚特》、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以及丁尼生(1809~1892)的诗集《悼念集》,仿若在为即将开启的旅程进行最后的筹备。
《悼念集》乃是一部辑录了对亡友悼念之诗的作品。童年并不顺遂的丁尼生在进入剑桥大学后,度过了人生中最为欢乐的数年时光。在这里,他结识了挚友亚瑟·亨利·哈勒姆。哈勒姆是最早肯定丁尼生诗歌天赋之人,还与丁尼生的妹妹订了婚约。然而,在两人相识5年后,哈勒姆因突发脑溢血而离世,年仅22岁。《悼念集》中的诗陆续创作于哈勒姆去世后的10余年间,不仅记录了丁尼生从悲痛、抱憾到重新振作的心路历程,还忠实记录了他对信仰的怀疑以及再度坚定的过程。
窑屋,成为了路易斯通往永恒的等候室,一处宁静的避风港湾。
在生命的最后几周,路易斯依旧保持着其一贯的幽默感与深邃的智慧。他与朋友们在酒馆中尽情畅聊,一同讨论文学作品,甚至还在校对自己的最后一篇文章。他的兄长沃尼陪伴在旁,见证了路易斯生命中最后的那段时光。沃尼回忆道:“路易斯勇敢且平静地直面了即将到来的未知,他甚至说,‘我已然做完了我想做的一切,我准备离去了’。”
1963年11月22日,C.S.路易斯安然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虽说他的离去被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新闻所掩盖,然而,他所留下的信仰遗产却长远地影响着无数人的生命。路易斯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他所倡导的信仰,而面对死亡时的平静与喜悦,恰恰源于对永恒生命的坚定信念。
生命的价值并非取决于寿命之长短,而在于如何度过,在于质量。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依然可以保持优雅、智慧与幽默。要珍惜当下,同时也要怀揣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正如路易斯在《纳尼亚传奇》(儿童游历冒险系列小说,将奇幻元素、基督教思想和现代精神融为一体)中所写的那般:“更往上,更深入!”这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不懈追求,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永恒探寻。
C.S.路易斯的最后时光,不仅仅是一位基督徒作家的生命终章,更是一堂关于如何优雅面对生命在尘世终结的课程。他以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而是通往更美好世界的门户。正如路易斯所坚信的那样,最精彩的故事,永远在下一章。
路易斯曾写道:人类“有足够的智慧看到死亡即将降临于其他人,却没有足够的智慧让自己去承受”。他本人生命的最后时光所展现出的态度以及他的生活状况,乃是一个有信心的基督徒带着美好的盼望安静等待离世的案例与典范。
有些人虽已去世多年,但他们依旧凭借着著作,以及其中的信仰、属灵的养分,在向我们今天的人诉说着生命旅程中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