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因信仰变得越发自信 ——从一位弟兄的经历看正信的重要

配图
配图

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罗12:3)

人总会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无法不偏不倚地看待自己。有时候,会把自己看得很了不起,认为自己凡事都能做,根本没有把别人、甚至神放在眼里;有时候又会把自己看的过于卑微,认为自己任何都做不了,活着如同鸡肋。

显然,不管是把自己看得过高,还是过低,这都不是对自己合乎中道的看法,这种看法也不合乎神的心意。因为,在神的心里面,是希望人能够正确的,按照神所给人的实际分量来看待自己,而不是脱离实际。

一个没有按照自己实际情况看待自己的人,要么就是会变得高傲,要么就会变得过于自卑,或者是在高傲与自卑之间不断的徘徊,摇摆不定。一位弟兄曾经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这位弟兄姓王,由于家里面穷,也由于当地不重视读书的风气,所以初中没有毕业就早早辍学了。

辍学之后干什么呢?他开始随同乡邻外出打工,希望能够像别的的打工者一样,尽快赚到钱,把房子建起来,娶到老婆。可是天不随人愿,钱没有赚到多少,身体却因为过度劳累以及机器的轰鸣嘈杂造成的伤害倒下。

这对于一个不满二十岁的青年人来说,是个难以过去的槛,因为一来有外在的另眼相看,处处讥笑、瞧不起。二来他自己的心里也非常脆弱,经不住起落,以为一辈子就这样完了,没办法像别人一样正常了,心里非常气馁、烦躁不安,甚至有时候都会自己打自己,认为自己是如此的不中用。

此种情况下,经年累月,弟兄开始变的沉默寡言,情绪飘忽不定。情绪高的时候,对未来还有所幻想,还能够看见自己的长处;可是情绪低落的时候,就异常的烦躁、气馁,认为自己活在世上没有什么用处,不如一死了之。

事实上,弟兄想一死了之的心并不单单是放在思想上,有几次在高处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想一走了之,结束生命,只是出于上帝的恩待,没有最终成行。就在别人,甚至弟兄他自己以为一辈子完了、毁了的时候,一线曙光出现了。

什么曙光呢?就是来自于信仰的曙光,原来弟兄在一次算是偶然的机会,报名参加了门徒训练的课程,所学的第一本教材是《新生命》。他在一次课程学习的时候,看见课程中说人生在世只有两种活法,一种是积极的活着,另外一种就是消极的活着;当然,两种活法也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段话令弟兄的心深有感动,因为他自己一直活在消极的世界中,以至于变的很颓废;若是一直如此的话,结果显而易见,那就是死路一条。正是因此,弟兄决心要有所改变,要积极的活着,要从消极的世界中走出来。

后来,弟兄又学习了一本《标杆人生》的书,知道自己是神眼中的瞳仁,是神所造的独一无二的人。既然自己在神眼中如此,那何必小看自己呢?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呢?何必向眼前的困难低头呢?在这种情况之下,弟兄越发爱慕真道,从真道中汲取营养,不断改变自己,调整自己。

当我们知道王弟兄这段经历的时候,他已经成家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此外,弟兄还在业余时间充电学习,提升自己,不仅拿到了大学本科学历,也是教会中的一名义工传道;而且,他的妻子更是从全日制大学毕业出来的高材生。

王弟兄的前后转变,并非充满着神奇色彩,也不像一些名人那样具有轰动效应;他乃是一个平凡的改变者,因着信仰,认清了方向之后,逐渐的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以至于越来越好;没有让自己继续活在消极之中,变得越来越自卑。

王弟兄的改变以及见证,总是让听见的人耳目一新,充满着感恩的同时,也从他的身上看见了神的伟大。与此同时,我们也确信在弟兄姊妹中间像王弟兄这样的人并不只有他一个,乃是有很多,我们周围也有。这些人中有些人因为信且信的正,信的之所以然,所以如同王弟兄一样被逐渐改变。

只是有一些人,还没有真正的从信仰中支取力量,来改变自己;之所以这部分人无法从信仰中支取力量,并非是信仰没有力量、耶稣不愿意帮助人,乃是因为这些人可能还没有真正的“开窍”,没有进入神的真理,仅仅存留于表面的信仰上,所以就没有办法为己所用。

使徒保罗说:“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提后1:12)使徒保罗的信仰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信仰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要两者兼顾才可;一个人若仅是信个名称上的耶稣,却不知所信的耶稣是谁,那也只能是表面上的信仰,根本没有深入。

因此,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一个人若想真正的把自己看的合乎中道,摆脱骄傲、自卑,首先还是要靠着上帝,领悟好神的真理;因为只有把真理领悟了,人的观念才能够有调整和改变的依据,以及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调整和努力。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