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中秋节是如何起源、发展的?

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从宋朝时期,中秋节就成为中国的法定节日,而如今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地区,同样也有过中秋的习俗。

但中秋的起源却非常早,一般认为跟传统历法和上古时期的月亮崇拜有关。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月。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故称“中秋”。

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神的祭祀,它是汉民族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祭月,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还有学者指出,中秋节与月亮崇拜无关,而是先秦时期,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人们为了庆贺五谷丰登,表达愉悦的心情,并期待来年的好收成,就在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举行各种活动。这些习俗流传下来,就成了中秋节。

此外,《礼记·月令》上也记载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这不仅是“中秋”一词的最早记载,也能看出在周代,统治者都会在八月十五这天,向老人们施粥的福利政策。

中秋节一词的出现,最早出现在唐代时期。《旧唐书·太宗本纪》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当然从魏晋时期开始,文人们就有赏月的雅好,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

但赏月真正普及却是在唐代,中唐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其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一句,就将唐代赏月风俗表露出来。

唐代文人赏月,开始将思念故乡联系起来。比如脍炙人口的李白的《夜静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

到了宋太宗年间,朝廷正式将农历八月十五定为全民性的中秋节,放假一天,全国欢庆。加上北宋经济发达,国人开始有了夜生活,汴梁城里都格外热闹。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就描绘了开封中秋节的盛况:“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可见,中秋节从宋代开始,就成为汉民族重要的节日,人们都会在八月十五的晚上,举行各种活动庆祝。可以说,中秋节具备了类似西方狂欢节部分特点。

到了明清时期,中秋节同样热闹,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记载了北京城里,在中秋节里的“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

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可随着社会进步,科学的昌明以及娱乐活动的丰富,中秋祭月的活动完全消失了,而传统的赏月习俗,也基本流传于某些文人间。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娱乐活动,大家不是外出旅游,就是与亲友欢聚,各大商城、餐厅也会在此期间做各种活动,以促进商机。

中秋节的娱乐内容在变,但团圆的价值不变。这一假期里,全家老少都会中秋节在一起,吃月饼、交流感情。而在厦门的风俗中,在中秋节家家户户、亲朋好友都会聚聚一堂,举行博饼游戏,欢度佳节,一派美满团圆,其乐融融的气氛。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