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如何激发老年信徒的侍奉活力?看看这间教会是怎么做的

提起基层教会中的“老龄化”现象,相信许多弟兄姊妹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出的画面,可能会是教堂路上结伴而行的蹒跚背影;抑或是读经赞美时埋头辨认字形的努力形象,抑或是探访中病榻上的落寞身形……无可否认,在许多信徒甚至牧者的刻板印象中,“步入老年”的教会往往会让人与日薄西山的低沉忧郁氛围挂钩。

585792cdc20e7.jpg

多年来,基层教会一直存在所谓的“三多”现象,其中一多便是老人多。(配图无具体指代,仅供参考)

但是,在华东某地市的市区,有这么一家老年信徒占比近七成的教会,虽然信徒数量不多,但是教会的各项服侍却开展的如火如荼,而且老年信徒撑起了教会服侍的大半边天,那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近日,一次偶然的机会,该教会传道人同笔者介绍了他们的实践经历:

看到服侍意义——在彼此相爱中走出孤独困境 

近年来,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中小城市的年轻人踏出家门,前往异地他乡打拼或成家立业,“四世同堂”的传统家庭结构逐渐走向瓦解,“空巢老人”的现象也愈发普遍。而在A教堂所在的城市,情况也大抵如此。

“我们这里城市不大,年轻人外流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儿女大多在外地工作或成家,留在当地的老人们就很少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就体现出一个家庭的缺位。”教会的传道人C姊妹向我们介绍。

与此同时,随着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减弱,高科技、高效率的现代生活也令他们无所适从。现如今,坐拥满屋智能家具,却依旧保持着守旧古朴生活习惯的老人也不在少数。因此,对于相当大一部分老年群体而言,亲密关系的缺位与生活方式的割裂,给他们带来的则是内心深处难以排解的孤独与忧郁,而在教会之中,更是不乏此种现象。

594902167f7b6.jpg

由于亲密关系与生活环境的改变,空巢老人的内心常常被孤独与不安占据(配图无具体指代,仅供参考)

“为了帮助我们教会的空巢老年肢体走出孤独,我们从‘教会就是神儿女的家’这一理念入手,让弟兄姊妹们在教会里重新找回家的温暖。”C传道表示。

基于这一牧养理念,A教堂在平时的证道中更加强调信徒当彼此相爱的教导,同时还积极发挥聚会点、团契以及小组的作用,鼓励老年弟兄姊妹们积极开展互助帮扶。每当某位老年肢体在生活或身体健康方面遇到难处时,与其同在一起的其他弟兄姊妹便会在牧者的呼召与协调下,积极前往其家中进行探望慰问,或是进行力所能及的奉献。

“可以说,我们教会的老弟兄姊妹们真的是互相把对方当作亲人一样看待,大家也都明白,谁家都难免会遇上点难处,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时间一长,大家在彼此相爱,彼此服侍的过程中得着医治与安慰的同时,还更深刻的经历、见证了主里的爱,也明白了自己分享与服侍的意义,自然而然也就愿意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对教会的纽带更加紧密了。”C传道说,“目前我们的老年肢体分散在市区的各个聚会点,每天早上大家都会在灵修群里打卡,互相问候,交流灵修进度,有需要帮助的也会在群里交流。现在,来找牧者排解内心孤独,寻求代祷的老弟兄姊妹相比以前要少了许多。”

除了平日生活上的互助互爱以外,C传道还告诉笔者,教会还会每半年组织老年信徒们进行一次郊游,大家会在欣赏美景之余,享受属灵团契的美好相交。“许多肢体都是在郊游营会上相互熟悉,最后成为信仰与生活中的挚友的。”

看到服侍需要——牧者以身作则,让教会重焕活力

在《老年牧养学》一书中,作者李宗高博士曾对牧者应尽职分进行了细致的归纳讲解。他认为,对于牧者而言,除了“先知”“祭司”以及“牧人”职分以外,“仆人”职分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而在现实中的某些基层教会,牧者在“仆人”职分上的缺位则往往也会成为教会内部张力的成因之一。有些牧者带给信徒的印象是“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聚会礼拜,其余时间根本见不着人,因此个别信徒会对牧者产生“正事不干,只会指使义工信徒做服侍”的误解。

然而,诸如此类信徒与牧者间的隔阂误解在A教堂却并不存在,究其原因,还要从堂里几位牧者同工设定的“每人每年100个家庭”的探访标杆说起。

5d5f8ad80e719.png

对于老年信徒而言,教会的探访关怀能够为其带去极大的安慰与鼓励(配图无具体指代,仅供参考)

“为了勉励我们教牧同工真正做好对平信徒的服侍关怀,堂里为我们每位教牧同工设立了每人每年100个家庭(或信徒)的探访标杆。所以基本上每周我们都会有深入信徒家中的探访计划。”C传道向笔者介绍道。“疫情暂停期间,我们的探访更多是给弟兄姊妹带去安慰和劝勉,帮他们解答信仰中的一些疑惑。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肢体或残障肢体,我们也会顺便教他们手机的使用方法,这样一方面能让他们在家里跟外界接轨,另一方面也方便后续的线上牧养交流。”

在长期的探望过程中,牧者同工们谦卑侍奉的佳美脚踪被许多老年弟兄姊妹看在眼里,也收获了大家的肯定与钦佩。而牧者们也欣喜地发现,许多弟兄姊妹的心也在基督的爱里悄然发生着转变。

“之前也会有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信徒对我们教牧同工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是当我们真正一步步深入到信徒的家中送去探望关怀时,大家也渐渐对我们有了许多的见证,也真正看到了教会里的活力和服侍需求,不少老年弟兄姊妹开始主动加入到我们的探访服侍的行列中了。”

“现在,我们每次探访都不担心会不会缺人服侍的问题,大家参与的热情特别高涨,有时候还需要‘抢名额’呢!”她笑着说道。

提供服侍岗位—— 让弟兄姊妹服侍有处

借着主爱的奇妙引领,如今A教堂的老年肢体们对于参与侍奉有了许多的改观与热情,彼此相爱,热心侍奉在弟兄姊妹之间蔚然成风。但是,对于一间教堂而言,若是信徒空有侍奉心志却无处施展,则会极大打击大家委身服侍的积极性。

于是,为了能够使弟兄姊妹的恩赐才干在神家里得以充分发挥,A教堂也想尽办法,为弟兄姊妹们预备了多种多样的侍奉岗位。

5a4448a80671f.jpg

让信徒按才受托,有的放矢的参与侍奉,同样是激励信徒委身的有效举措(配图无具体指代,仅供参考)

“教会现在为老年肢体们预备了充足的服侍岗位,圣诗班、接待组、清洁组、探访组……目前基本上能动的(肢体)都参与到教会的服侍中了。”C传道说,“另一方面,我们堂也会结合每位肢体的灵命状态以及个人恩赐,将他们安排在更加细化的服侍岗位中。比如一些有赞美恩赐且灵命兴旺的肢体,我们会把他们安排在老年圣诗班;而至于在赞美恩赐上相对欠缺,但又特别有热心的弟兄姊妹,我们会把他们安排在诗班的预备组,排练还是一起练,但是献诗的话会放在周间的礼拜上。总之,在我们堂里,只要有愿意委身侍奉的心志,教会一定会尊重大家的恩赐与意愿,安排合适的服侍岗位。”

现如今,在A教堂,老年服侍义工已经担负起了教堂服侍的“大半边天”,然而,他们的义工栽培步伐却依旧没有止步。

“接下来,我们计划把青年信徒坚立起来,让他们参与更多的侍奉,虽说人数没有那么多,但是还是有必要让他们在主里站立起来的,不能总是让年轻人享受老年人的服侍。”说起接下来的信徒栽培计划,C传道向我们介绍。“不过话说回来,青年信徒的牧养栽培跟老年信徒还是区别蛮大的,因为年轻人的分享欲比较强,所以在具体带领方法上我们也会多做一些尝试。”

后记:

单渭祥牧师曾在《老龄化社会中对银发族牧养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提出:“教会应重视长者事工,将灵性的牧养作为老人事工的基础、将纯正的教导作为长者牧养的关键、将爱心的关怀作为老人事工的灵魂、将鼓励参与事奉作为长者发挥余热的渠道。”而从A教堂的年长肢体侍奉活力的长进之路中,亦可得见此牧养理念实践的果效,也愿更多身处老龄化处境的教会牧者同工能够摒弃对待年长肢体的刻板印象,去装备这些“第三龄精兵”更积极地在主里站立,装备他们去打那美好的仗,去跑尽那当跑的路,去守住那所信的道,在垂暮之年也能活出基督荣耀样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