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爱国基督徒系列:爱国校长刘湛恩

在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中,有不少文化人为了民族救亡,奔走呼号,以实际行动支援了抗战,甚至有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而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就是其中的一员。

1896年12月12日,刘湛恩出生于湖北阳新县山区的一户贫苦农家。六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只好带着他和妹妹到汉阳讨生活。母亲进入汉阳医院当佣人,但凭着刻苦学习,成为医院的护士长。

母亲的上进极大感染了刘湛恩,他从小发愤图强,终于考上了当时著名的教会学校东吴大学。此后他赴美留学,先后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

刘湛恩深受“教育救国”思想影响,认为救国首先要发展国民教育,于是他回国后积极开展教育工作。他先在南京东南大学担任教授,后又成为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他在任职期间,大力推动“公民教育”,提倡为广大民众举办职业学校和文化补习学校,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1928年,随着“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深入,在华教会学校纷纷让中国人担任校长。刘湛恩作为虔诚的基督徒,加上其深厚的学识以及崇高的社会威望,被聘为浸信会所办学校沪江大学的首位华人校长。

刘湛恩秉持大学必须具有培养人才、研究学术和改造社会的三重使命。他向师生勾勒了学术化、人格化、平民化及职业化的“沪江大学模式”以及美好的蓝图,得到了师生的共鸣。

在刘湛恩的主持下,沪江大学的教学与日增进,尤其是学校的商科和化学系,在教学水平可谓当时上海教育界的翘楚。他还在城中区建立了夜校性质的商学院,受到很多在职青年的欢迎,第二学期即达500多名。而徐寄庼、刘鸿生、吴蕴初、王志莘等上海工商界的名流,看到沪江大学的成绩,纷纷给予了赞助和支持。

就在沪江大学蒸蒸日上的时候,中国却遭遇了日本军帝国主义的侵略。在国家存亡的时候,刘湛恩毅然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道路。九一八事变后,他就在利用出国的时机,向欧美各国以及海外华人揭露日军的暴行,希望赢得国际正义人士的支持。

八一三事变后,出于形势需要,沪江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三所教会学校组成教会联合大学,而刘湛恩成为校务的主持者。而他除了从事教学外,还担任了上海各界救亡协会理事、上海各大学抗日联合会负责人、中国基督教难民救济委员会主席、国际红十字会副会长等等重要职务,投入到抗日工作中。他慰劳英勇负伤的国军战士,救济逃入租界的难民,并妥善安顿了从全国各地流亡的学生。而南京大屠杀之所以让世人所知,除了传教士冒死拍摄,送出外。就是刘湛恩收到照片、影像后,将其秘密保存,并设法向全世界发布的。

上海沦陷后,刘湛恩为了抗日不顾危险留在了租界,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继续救亡运动。可是他的言行早就上了日寇的黑名单,日本人派出汉奸温宗尧妄图将刘湛恩拉下水,出任“伪教育部长”。可刘不为所动,反而奉劝温不要认贼作父,早日悬崖勒马。因此,日本特工早就有了杀他的决心。

尽管面对种种危险,刘湛恩为了学校的发展以及抗日事业,不听亲友的劝阻,毅然留在了上海。1938年4月7日晨8点左右,刘湛恩在静安寺路大华路公交车站候车时,遭到了日伪雇佣的歹徒袭击,一位爱国基督徒就此安息主怀,在世43岁。

刘湛恩遇刺后,史载:“4月9日,中外各界人士2000余人参加了在贝当路(今衡山路)53号国际礼拜堂为这位中年人举行的追悼会。上海市各团体同赠挽联:‘为国牺牲’,沪江大学全体师生佩戴黑纱参加追悼会,并宣布停课三日。中华基督教协进会、美国浸礼会、美国南方浸信会等纷纷表示哀悼和愤怒。”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