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评:不要随意给人贴标签

哪吒
哪吒

有一个故事,说到一个大学教授拿了一张带有黑点的白纸贴在黑板上,问学生看见了什么?学生都不约而同的回答说:看见了黑点。教授问他们,为什么不说看见了白纸呢?因为毕竟黑点极小,白纸很大,而人却偏偏注意到了小小的黑点,没有看见比黑点大了无数倍的白纸。这个故事反应了人真实的性情,人往往就是喜欢放大别人的缺陷,抓住别人的缺陷不放,至于优点又会不自觉的缩小,甚至提都不提。

近期热播动漫片《哪吒》的票房冲到了四十多个亿,若以每张票价40元来算的话,那么也就是有超过1亿的人看过此片,不觉间已经成为了大家都在追看的国民电影。起初由一部名不见经传、投资不大的动漫片,为什么播出不久就产生了如此大的轰动?我想还是与剧中所塑造的主要人物哪吒有一定的关系。哪吒由坏转好的传奇经历,触动了大家的神经,认为这是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动漫片,正值暑期,所以便纷纷涌进电影院,一睹为快。

纵观这部电影,会发现哪吒的坏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来自于他的身世。哪吒本该由灵珠转世,但却偏偏阴差阳错,由魔丸投胎在自己的身上,造成了本性就是“恶”的,以至成为了坏小孩。

二是来自于外人的贴标签。在周围的村民看来,哪吒的出生就是个灾难,他们以后不会再有好日子过了,所以纷纷要求斩妖除魔,先把这个刚出生的坏小孩斩了为快,免得留下后患。后来,任何村民遇见哪吒就如同遇见瘟神一样,避之唯恐不及。

三是来自于哪吒的自暴自弃。哪吒幼小的心灵为此受到了极大的创伤,便自暴自弃,你们说我坏,那么我就坏给你看看,从此便玩世不恭,破坏力极强。

当然,电影的情节就是要起伏不断,扣人心弦,且又要具有现实意义,否则没人会去看。后来,我们会发现坏小孩哪吒竟然变成了好的小孩子。不仅变得有善心善念,而且还能承担责任,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好事。哪吒由坏变好,也是有原因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来自于他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感化。我们会看见哪吒的父母从哪吒出生的那天起,直到哪吒两周岁的时候,一直都是不离不弃,把满分的爱都给了哪吒,有物质层面,也有精神层面。

二是来自于哪吒自己永不言败的抗争精神。魔丸和别人贴的标签,两座大山虽重重的压在他的身上,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勇于抗争,最终走出了命运的束缚,撕掉了重重标签,他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便是他抗争精神的最好诠释。

其实,圣经中也有深受此害的人,比如生来就瞎眼的那个人。(约9:1-12)根据故事的情节来看,生来就瞎眼的人,要受到两个方面的痛苦煎熬。

一是生理缺陷带来的痛苦,这属于先天。他生来眼睛就瞎了,注定会有诸多的不便,比如看不见五彩缤纷的世界,不能自食其力,更不能养活家人等等。

二是别人的指点和议论带来的痛苦,这属于后天。当时的门徒们就当着瞎子的面讨论他眼瞎的事:“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约9:2)这种痛苦要比先天的瞎眼还要大。

他们讨论的焦点很明显,在当时的门徒们看来,他的眼瞎就是因为犯罪的原因造成的,至于是他自己犯了罪,还是他的父母犯了罪,那就不得而知了。一言以蔽之,反正他的眼瞎就是犯罪导致的结果,他们所要做的只是找出是谁在犯罪,就如同约伯的几个朋友一样,他们所要做的就是证明约伯在犯罪,家破人亡是犯罪导致的结果,就可以了;至于要不要用其他的方法对待约伯,比如安慰等等,一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约伯低头认罪。

那么,主耶稣是如何看待生来瞎眼之人呢?主耶稣对待的方法与当时的门徒对待的方法明显不一样。门徒看的是瞎子的可怜相,主耶稣却在他身上看出神的荣耀来,“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约9:3)门徒是从坏的方面看,连瞎子父母祖宗的罪都看的出来,主耶稣却从好的方面想,想到在这个人身上可以做成什么样的工。门徒从瞎子身上看的是黑暗,主耶稣却从瞎子身上看到了光明。可以说,若从门徒的角度来看待,生来瞎眼之人只会苦上加苦,被人议论纷纷。

好在主耶稣不一样,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给了瞎子重生的机会,不仅使他看见了光明,也认识了真神,得了新生命。就我们而言,我们应当反思,从以上两个事件中要得到一些教训。

一是不能随意的给别人贴标签,特别是负面的标签,更是不能。当初的哪吒自暴自弃,成为坏小孩,多半是由于被别人贴标签的缘故导致的,可见其破坏力极大,应当主动避免。

二是当自己被别人贴上标签的时候,不管是好是坏,切记不能自暴自弃或洋洋得意,若是如此的话,便是中了魔鬼的诡计。我们应当反其道而行之,努力的活出真我,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相信不久之后,那些不合理的标签便会一一撕开,逐渐离我们远去。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安徽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