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中国宗教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创新”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行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宗教研究的深入展开,我国学者已充分意识到,构建中国特色的宗教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涌现出一批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了整合学界力量,就重建中国宗教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展开反思与研讨,2018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复旦大学哲学院在北京大学联合举办“中国宗教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创新”学术工作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科研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活动。

 

中国宗教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创新学术工作坊

此次学术研讨主要围绕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张志刚教授新著《“宗教中国化”义理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17年)和复旦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新著《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三联书店,2017年),以主题引言与自由发言的灵活方式,就中国宗教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创新展开了深入研讨。

张志刚教授的主题引言指出,近几年“宗教中国化”已成为我国“政、教、学”三界的热议话题,已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加强“宗教中国化”的义理研究,也就是基础理论研究。就基础理论而言,“宗教中国化”研究所要深思的关键问题,就是国际学术界在全球化时代所关注的“认同问题”。国际学术界一般认为,“文化认同”对人类来说可谓“最高的或根本的认同”。因而,“宗教中国化”主要内含三重义理,即中国各宗教都要真正融入“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这种学术判断,既是符合世界宗教史所揭示的生存发展规律的,更是合乎中华文明所拥有的优良文化传统的。这本新著,可以说反映了我个人学术研究的“一场重心转移”,即从“国际宗教学界的百余年探索历程”转向“宗教中国化研究”乃至“中国宗教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重建”。这也就是说,通过批判地借鉴国际学术界的专业化宗教研究成果,以“宗教中国化”为现实社会关怀与理论创新途径,可以使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宗教史、重新理解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中国社会的内在关系,从而重建中国特色的宗教研究理论与方法。这本新著是初步探索,还不够成熟,请大家多指教、多提批评建议。

李天纲教授的主旨引言指出,近几年宗教学界日渐关注“宗教中国化”、“中国本土宗教”、“中国宗教学”等重要课题。但中国的宗教学基础还比较薄弱,我在复旦讲授“中国民间宗教”课程,深感如何面对和“宗教”的核心问题,直接研究“中国民间宗教”,可使我们真正认识中国宗教传统,构建中国宗教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金泽是位于上海青浦区的古镇,因保留“廿八香汛”,正可作为江南民间祭祀探源的典型个案。它保留了镇级祭祀,以复建的杨震庙为中心,形成了方圆百里的“信仰圈”。这种民间祭祀体系既有系统性,又有完整性,符合社会学家涂尔干所概括的“系统知识”特征。《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一书,力求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周孔之教”和“孔孟之道”的联系与区别。周孔重视祭祀,孔孟关注义理,正好是宗教学着重研究的“仪轨”和“神学”两种形式。二是中国文化的宗教性。中国文化具有“世俗与神圣”两面性,用世俗性来否认中国有本土宗教,或中国只有人文主义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三是中国宗教的民间性。与西方教会的国家形式相比,中国宗教大多处于区域的、地方的层级,是地方形式的信仰。四是中国宗教的整体性。中国宗教不仅“三教合一”,而且“三教通体”。

 

研讨会现场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这两本新著,就“宗教中国化”、“中国宗教的基本特征”、“中国民间信仰”、“中国宗教如何在新时代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宗教研究如何在方法论上开拓创新”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认为,张志刚教授关于“宗教中国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高度的文化自觉、开阔的学术视野、精当的资料取舍,充分体现了专业化宗教研究的广度、深度与力度。李天纲教授对江南民间祭祀的探源具有见微知著、解剖麻雀之功,论述了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特性这一重大课题,综合运用史料考证、田野调查、理论分析等历史学、人类学和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在实证研究与理论建构上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原文:“中国宗教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创新”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举行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