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一生奉献教书育人 矢志建设中国神学—— 缅怀金陵协和神学院陈泽民牧师

陈泽民牧师
陈泽民牧师

6月8日,位于江苏南京闹市的圣保罗教堂格外庄严肃穆,堂内圣台两边高悬着一幅挽联,上书“桃李天下,毕生教书育人;满腹经纶,一代神学大师”。基督教两会负责同工、神学院校师生、教牧信徒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参加金陵协和神学院原副院长陈泽民牧师的追思礼拜。

6月4日,中国基督教著名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基督教音乐家、知名宗教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陈泽民牧师在江苏南京安息,享年101岁。

1917年10月,陈泽民出生于广东汕头一个基督徒家庭。他青年时代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和金陵神学院,获文学和神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浙江绍兴福康医院任宗教社会服务部主任。1950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返回金陵神学院任教,并积极响应中国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走爱国爱教道路。1952年,华东地区神学院校联合成立金陵协和神学院,陈泽民历任神学教授、副教务长、研究生部主任、教务长和副院长,直至2002年从副院长岗位退休。

在金陵协和神学院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中,陈泽民配合院长丁光训主教,从创办之初办学方向的制定,到“灵、德、智、体、群全面发展”方针的提出;从总体课程的设置,到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扶持培养,始终鞠躬尽瘁地工作着。即便是在几次停课期间,他也从未放弃。在教学中,他以渊博的知识、深厚的神学素养、高深的学术造诣,担任着从系统神学、基督教思想史、教会史,到教牧神学、崇拜学、基督教音乐等多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学术研究上,他学风严谨、一丝不苟,在教学课堂上他生动活泼、旁征博引,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被亲切地称为“陈大爷”。退休之后,他仍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孜孜以求、诲人不倦。几十年来,仅由他担任导师培养的研究生就有数十位之多,其中很多人如今已成长为各地教会和神学院校的骨干和主要负责人。

在金陵协和神学院,陈泽民呕心沥血、筚路蓝缕,历经曲折而无怨无悔,被称为“金陵三大柱石”之一。为表彰他“为发展我国基督教神学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2009年,陈泽民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时为中国宗教界第一人。

陈泽民是中国基督教的“神学大师”,很早就提倡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神学。在他看来,旧中国的神学是“可怜”的,因为那大多只是以中文来“表达、照搬或者包装西方传统的或当代的神学”而已,对中国信徒的信仰生活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早在1956年,他便发表了《中国教会神学建设的任务》,提出神学的建设是年轻的中国教会的新任务,“新中国的教会在成长着,她随着‘三自’爱国运动的展开,……她必须有她自己的神学。”中国基督教神学应该是中国信徒结合自己的处境来解说,是中国教会在思考。

在不断反省旧中国的基督教神学和参加“三自”爱国运动的过程中,陈泽民逐渐感悟并形成了自己的神学创见。他将之称为“和解神学”,其核心是“和好”,“与那些我们曾经疏远的、承担解放我们的任务、为我们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的人民和好。”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核心思想之一。重温陈泽民的神学思想,不禁令人感慨他对时代发展的深邃洞察力和先知式的自觉与劝勉。

陈泽民几十年如一日地奉献于神学教育和进行神学思考,目的是为了办好教会。他长期担任南京圣保罗教堂主任牧师,也曾历任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基督教咨询委员会副主任,这使他既积累了丰富的教会实际工作经验,又能站高望远,关切中国教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例如,他提出中国教会要对神学和礼仪的多样性采取相互尊重的原则,追求合一而不是强求一律。同时他指出,在还没有形成一个联合教会的情况下,基督教两会的管理体制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陈泽民一生好学、博学。他热爱音乐,既精通圣乐理论,又长于创作,在圣诗的中国化、民族化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并颇有建树。今天中国教会通用的《赞美诗(新编)》,就收集了4首由陈泽民创作或改编的诗歌。他从中国古琴名曲《平沙落雁》中获得灵感,创作了著名的《神工妙笔歌》。另一首代表作品《复活的清晨》,可用笛子、琵琶、二胡、古筝伴奏。这些诗歌深受中国信徒和海外华人信徒喜爱,唱遍中华教会。他还曾主编出版了《金陵圣歌选》和《华夏圣诗》。

陈泽民的治学与教学,不是囿于中国教会一隅的闭门造车,有着很大的开放度和借鉴性。他曾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的编辑工作,担任“基督教分支学科”主编。与罗竹风共同主编《宗教学概论》《宗教通史简编》《宗教经籍选编》,并编著《基督教常识问答》《金陵神学文选》等书籍,主持翻译《基督教思想史》,同时担任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的导师。他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宗教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深受学界敬重的宗教学者。

陈泽民用一生诠释了金陵协和神学院的八字院训“仁爱、真知、公义、谦让”,树立了爱国爱教的典范。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