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如何正确看待“人人皆祭司”?

在我国教会特别缺少“圣职”同工(牧师、长老)的阶段,牧养很难到位,圣礼很难施行,于是上一级的教会服侍团队会委托一些没有圣职的传道人或平信徒领袖来牧养信徒和施行圣礼。这是不得已的举措!但是现在有些地方并不缺少圣职人员,牧养与施行圣礼却还是一班没有圣职的人员在担任和主导,甚至有圣职的同工完全被搁置。问他们为何这样安排?答案是:“‘人人皆祭司’喽,为何他们能干,我们不能干?”

同时听一位教会同工反应,有一间教会负责人(义工)在教会同工微信群里转发了一篇《人人皆祭司》的文章后,在会众面前多次发表言论,“祷告、讲道不是牧师、传道人的专利,他们能干,我也能行”。现在这位平信徒负责人在多个场合和聚会中就自己来分享圣经并主领祷告,哪怕教会的牧师、传道人也在当时的现场。

面对教会中这种局部“混乱”的现象,让我为这些教会的光景心忧,为这些“蛮干”的肢体胆颤!

撒母耳在膏立扫罗作王后告诉他:“你当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里,指示你当行的事。”(撒上10:8)结果如何?“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去了。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撒上13:8-9)扫罗此举让撒母耳大大不满,让神极其不悦。扫罗的罪不在于献祭,而在于他没有等候撒母耳以祭司的身份帮助他。他想做一个独裁者,在民事及圣事上都有绝对的权利。撒母耳要扫罗等七日,是为试验他的品格和对神的顺从,而扫罗却越权献祭,在试验中失败了。

还有可拉党灭亡的教训。可拉本是圣职人员,代表以色列民参与会幕侍奉。然而,他们不仅没有看重神对他们的抬举,反而权欲膨胀,以外邦祭司的“权钱双收”为效尤目标,想夺取祭司职位。而大坍、亚比兰他们身为流便子孙,自以为是长子后代,有民事指挥权,因此也公然对抗摩西命令。那250位有名望的人,也同时参与了背叛行动。甚至,全会众都站在了可拉党一边。

最终上帝对叛党实行了严厉而公义的审判。因着摩西、亚伦的代求,上帝怜悯了会众,只将审判临到这些带领背叛者,以及他们的家人、财物。上帝行了一件新事,让地在他们脚下裂开,把他们和他们的家眷、财物都吞下去,然后地口照旧合闭,他们被活活地坠入阴间;而那250个同伙被从上帝那里来的火烧灭了。这非同一般的死亡事实,证明了他们的罪恶不仅是不敬重神所设立的属灵领袖,更是对神的藐视、悖逆、背叛。叛党的结局何等可怕,但这是他们该受的审判,是咎由自取。

今天也有人说:“人人皆祭司”,以此理由不顺服教会的领袖,不尊重教会的牧者,继而不遵行牧者的属灵教导。其实,无论是扫罗,还是可拉一党,他们失败的根源就在于他们误读了“人人皆祭司”这个真理。想以此理由夺取祭司职位。

“人人皆祭司”,咋听之下,这话是不错的。上帝的子民是圣洁的。基督徒是“有君尊的祭司”,当然可以个人亲近神、敬拜神(参彼前2:9)。然而,是不是就可以把“人人皆祭司”推论成“人人皆牧师”或“人人皆长老”呢?

自马丁路德提出人人皆祭司的神学理念后,由于对这一理念的误解,一度在中国教会,特别是灵恩教会,专职的牧者职份开始受到质疑。其实,路德的观点并不意味着教牧角色的失色。相反,路德极其强调专职牧者的职份的神圣性。

路德说,人人都是祭司,提出平信徒皆祭司;但不是人人都是牧者、传道(minisiter)。

路德用“神甫”这个字(priest,拉丁文sacerdos)来表达凡受洗自动成为平信徒祭司(priesthood),但他从来不用牧师(ministerium)来表达平信徒祭司。

1523年他在《有关牧职》(Concerning the Ministery)首次辨明“神甫(或祭司priest)不等于长老或牧师(Presbyter or minisiter )——因为凡领洗的(从水和圣灵)自动成为神甫(priest),一个人要成为牧师(minisiter/pastor)必须经过召命(vocatio)。”

1530年他更清楚的说:“每一个基督徒都是祭司,但并非每一个都是牧师。要成为一个牧师不单本身是祭司,而且必须有一个职位,有相应的工作交托给他。这个召命及委任(call and command)使他成为牧师及教师(pastor and preachers)。”

他也曾解释“信徒皆祭司”是指:“因为我们做祭司,配在上帝面前为别人祷告,并将属上帝的事教导别人。这两种事就是祭司的责任,而为不信的人所不能有。”所以除了救恩层面外,在教会管理与牧养教导方面,不能推而广之得出结论“人人皆祭司”。当我们把教会次序、规矩排除在外,高举“信徒皆祭司”的身份,而忽略教会的各样职分时,不仅是以偏概全错解圣经,同时就是在轻视神的权柄,藐视神了。这种有偏差的去理解真理,也是导致教会混乱和荒凉的主要原因。中国教会为什么长期衰弱?为什么很多教会连自己的传道人都没有?中国教会长期轻看教牧工作,轻看教牧职分,拿着人人皆祭司的借口轻看教牧职分,这是中国教会长期不健康,大量基督徒的信仰流于表面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所以,在教会治理中,“人人皆祭司”不当推论成“人人皆牧师”或“人人皆长老”。基督徒身份相同,但职分并不相同。这正如保罗所强调的,“弟兄们,你们各人蒙召的时候什么身份,仍要在神面前守住这身份。”(林前7:24)因为人行使的恩赐与使命应当在各行各业,人要交帐于基督的是他的份内之责,而不应是份外之责。真正的“人人做祭司”,最理想的状况是:牧师精心准备讲章,牧养好教会;长老们把握方向与大局,引导教会前进;执事们在教会里做长老们的助手,分工协作具体性的事务;教会成员中经商的,就应当竭力经商;教育人的,就应当竭力教育人;服务人的,就应当尽心服务人;做医生的,就应当救伤扶伤。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做好份内工作,并有定期与不定期的礼拜、聚会与彼此的代祷、交通、探望等。那这样是不是说义工就不可以祷告、讲道和施行圣礼了呢?本文绝对没有这个禁止!重要的是有没有在把握真理的原则下进行?

同时,当我们真正明白了“人人皆祭司”的真理后,就能很好处理“义工与牧者的关系”了。深圳教会有一位牧者定义义工的角色和义工侍奉的原则如下:

1、义工是牧者的扶持者,不是替代牧者;

2、义工是接受牧者的牧养,不是领导牧者;

3、教会是以牧养为中心,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

4、后勤不是独立于牧养的特权,而是服务于牧养的服侍;

5、后勤是为了牧养,牧养不是为了后勤。

这些原则的经文依据在哪里?我们留意徒6:3这节经文的教导,是我们(门徒或圣职人员)派他们(执事或义工)管理这事:We will turn this responsibilityover to them ,而不是他们派我们!义工摆不好自己的角色和位置,特别是与传道人的位置,他就会成为教会发展的阻力而非助力,和传道人牧会哲学的破坏者,伤害教会,也在伤害自己。他越是有能力,越是容易造成负面的影响。有些义工,特别是教会的堂委长执与牧者的关系恰好本末倒置了,他们以为自己就是管理和监督牧者的角色,而不是扶持者。他们从一开始就僭越了教会原本的秩序。

实际上,义工与牧者良好的配搭,并不一定是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的,而是对其职份、性质及关系架构的正确定位产生的正确结果。而义工与教牧之间的张力,也往往不是源自人际关系的失败,而是两者之职份与执事侍奉的定位错误造成的,甚至其关系的失败往往也是职份定位失败的必然结果。所以,当我们正确理解“人人皆祭司”的意义,厘清义工与牧者的关系,认清教会的使命与方向,我们将能看到一个同心合意而朝气蓬勃的中国教会!

注:本文参考杨庆球牧师的讲章《尊严和华美》;深圳张远来同工的文章《义工与牧者的关系》,作者为江苏一基层教会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