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首页>教会>正文>

江西吉安教会史(八)——永新县大花苗族基督教会

日前,江西吉安基督教会开启了各堂点历史资料收集工作,希望将本市教会的发展史做一个详细的收集和整理,承前启后,传承使命。3月30日,“游牧民族”发布了永新县大花苗族基督教会的形成和现状。

据吉安游牧师介绍,永新县大花苗族基督教会最早是在1998年从贵州六盘水逃荒过来的一群基督徒组成的。他们在陶德明长老的带领下来到江西永新县沙月坪(也叫五一农场)寄居,“因为在贵州六盘水的苗族地处云贵川高原,环境非常艰苦,听说江西有田种,小孩上学不远就有学校,于是举家搬迁”。

随后一共有四个家庭搬迁至此,2001年王孝光长老又带领一部分苗族同胞搬迁到沙月坪山边寄居下来。他们搭建茅棚,茅棚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而且两面通风。环境条件较为艰苦。周间聚会开始是在山脚边的一座小庙里聚会。主日去到县城福音堂或是江畔苗族聚会点去参加主日崇拜。

2002年开始搬到小山坡上一栋单独的土木结构的土胚房中举行主日崇拜,房子大约60平方米。

2007年云南张志伟弟兄来到永新,把那些在家不愿读书的苗族孩子读聚集起来办神学班,教导他们学习自己苗族的语言,学习圣经等神学课程。学生两年一届,最多时有学生64人。张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种田来解决师生的生活问题,曾带领学生一起种过60亩田,养过2头牛,2头猪,100多只鸭,300多只野鸡。

2008年有香港浸信会联会周志华牧师等同工来吉安探访苗族教会,得知聚会的房子是危房,回到香港后筹款为沙月坪苗族教会建造教堂,香港佳美基金大力捐助。2010年开始动工建设,2011年8月3日一座占地103平方米的教堂呈现在众人眼前,为纪念香港佳美基金的奉献,故取名为佳美清心堂。吉安市福音堂培训班的师生一行20多人在游斌、黄淡珠副牧师的带领下参加了新堂落成庆典。2012年,吉安市福音堂为佳美清心堂定做实木椅子20多张,价值1万多元。

2010年吉安市开始办神学班,2011年沙月坪苗族教会的马小琴和张燕在吉安市接受为期三个月的神学训练。

目前沙月坪教会有30多户,人口167人,小孩有40多个,这30多户人家中,他们节衣缩食的培养出了大学生2个,潘平2016年7月考取贵州大学,潘琴2016年7月考取西安交大。

从2008年后,每年都有浸信会的肢体来探访,柴湾浸信会每年有2次来吉安探访苗族教会,对青原区湖邱及沙月坪苗族教会特别有负担,求主纪念她(他)们在主内的劳苦,还有香港电子商会,香港佳美基金的肢体也每年来探访。

沙月坪苗族教会除了正常的主日崇拜外,还特别重视感恩节,每年感恩节都有大型聚会,邀请周边县市的族人一起来教堂聚会,向神献上一年来蒙主赐福的感恩,2016年感恩节有200多人参加了感恩节聚会。

游牧师提到,在2015年,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张老师等人请了挖机平整教堂前面空地,预备盖稍微好一点砖瓦房,因为没有和当地村民协调好,导致快要盖好的房子都被当地村民强行推倒,实在可惜。

“纵观苗族同胞来江西逃荒寄居20多年,他们的户籍一直不能在当地落户。和当地村民的和睦同居也是一个问题,也许是在几百年来在苗族人心中的自卑感和语言障碍使得他们不能很好汉族同胞交流。期盼政府也能真正关注这群弱势的群体。”

原文:永新县苗族佳美清心堂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