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现代赞美让老年人感到被边缘化?

敬拜
敬拜

前一阵子在一个城市教会讲道,散会之后有几个老年人要找我交通。他们告诉我这个教堂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在几年前讲台上讲道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而几年前一个学钢琴的学生毕业了之后,就开始天天搞敬拜赞美,礼拜天活跃的不得了,一大群年轻人在上面又蹦又跳,感觉与他们那个时代信耶稣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不同正是他们那个时代所看为的“世俗”。“睁着眼睛像在教堂,闭上眼睛像在舞厅”,就是他们对于敬拜赞美的看法。但是由于这个方式的确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参加,因而他们也只是勉强认可,没有明确表态禁止。

基督教这一时期的敬拜赞美其实是源于韩国,因受社会音乐所影响,采用流行音乐唱法加上电子器乐的强烈节奏,配上浅白而感性的歌词,带领会众深情吟唱并伴随挥手、举手等动作。有条件的教会还会以灯光烟雾作为衬托,来进行气氛的渲染。敬拜赞美与传统圣诗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就内容上而言,传统的圣诗比较缓慢,而敬拜赞美的诗歌比较亢奋急促;传统圣诗比较含蓄文雅,而敬拜赞美诗歌则外显感性;传统圣诗一听就是宗教音乐,而敬拜赞美诗歌如果不听到歌词则很难和世俗音乐区分开来。因而敬拜赞美的风尚一经被挖掘就在很多的教会中开始流行起来,由于这种方式的确能吸引很多的年轻人,所以很多教会就将原来的敬拜方式换成敬拜赞美式的。

对于“敬拜赞美”的对与错,我今天暂且不论,这次主要讨论的是被“敬拜赞美”边缘化的老年人的牧养问题。众所周知,老一代的基督徒,在思想观念上不同于教会中的年轻人,他们很多人是从小就信耶稣,在小的时候被教导信耶稣的样子和今天的敬拜赞美是很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反的。比如我在看倪柝声的传记时发现老一代的信仰是很刻意与世界相左的,比如当时倪柝声进入美以美会的神学院之后,由于自己喜欢穿比较“好看”的衣服,而不断地被牧师谈话;由于喜欢吃“美味”的食物,而被称为爱世俗。在当时的环境中,信耶稣就意味着要学会受苦,这一点有点类似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中“人是在苦难中接近上帝的”这样的观念,也比较类似于路德的“十字架神学”。然而在今天这种观念几乎被连根拔起,是老年信徒在教会中顿时感觉到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自己以前是不是走错了,这是需要我们思考的。

观念上的转变比行动上的转变更加困难,一方面教会的确是年轻人开始多了,这一点老年人也十分高兴。可是另一方面——他们的观念却遭受着猛烈地击打,时时处于矛盾之中,真可谓“痛并快乐着”,无可适从。有的教会在策略上就转移为以年轻人为主要的对象,将老年信徒的需要进行边缘化,这样的牧养是不正确的。面对老年人在今天社会上的边缘化,我们不能将这样的边缘化也带进教会中来,因而需要在策略上做到统筹兼顾,不使老年人感觉自己在教会的崇拜中是一个局外人。

说到这一次和老年人的交通是因为我本人是在敬拜赞美的潮流之前就已经信耶稣好多年了,因而对于敬拜赞美这一方式的崇拜对我本人来说也是一场“边缘化”的革命,因而有时间我在一些教会的崇拜中看到有“敬拜赞美”的时间,总是不自觉地往后站,因为观念上的冲击是难以改变的,因而在敬拜赞美潮流之后信耶稣的人很难理解我这种“老人”的信仰又是什么?处于这种边缘化的地步,我对这群老年人所说的话格外有认同感,也深知教会的确在他们的需求上没有做到合理的安排。

其实圣经上也有一次这样的对于边缘化人群的聚焦,这件事记载在《使徒行传》里面,说:随着加入教会的人越来越多,有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就向说希伯来话的犹太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这里的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在说希伯来话的犹太人中间就成为了被边缘的对象,他们感觉自己在这个群体中被忽视了,甚至有时间吃饭都忘记了叫他们,这叫人怎么忍受?因此这个问题被提出来之后,使徒们就立即召开了会议,然后选立专人负责这样的事情,做到统筹兼顾使被边缘化的群体重新回到信徒的中间。这事以后,神的道才开始兴旺起来,门徒数目增加甚多,也有许多祭司信从了这道。(徒6:1-7节)

教会中免不了有人被边缘化,其实这就需要牧者有一个敏锐的眼睛,不要等到被边缘的人彻底绝望了才想到他们,而应该在问题凸显的时间就拿出解决的方案。箴言书中说:你要详细知道你羊群的境况,留心料理你的牛群。(27:23)敏锐的眼睛就不可少,不要等到哪一只羊因为受伤之死才发觉,也不要等到哪一头牛因为因病撂倒才知道,要在问题爆发之前就做好合理的针对。

排斥,假装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就像我面前的这些老年人,他们为什么要跟我这个外人讲起这事呢?我只不过是跟他们讲了一场道而已,他们就视我我亲人。可是,假如我是个异端呢?这事其实令我不寒而栗。

(本文作者系河南教会的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