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基督教会百年福音发展历程

近代基督教在赤峰的传播,始于1913年(民国2年),由英国圣公会传教士传入。1920年英国传教士在赤峰二中街东头南临街处建起福音堂,随后又在五中街路南剪子胡同分叉处又修了一所福音堂,俗称东堂和西堂。东堂供男信徒作礼拜之用,由英籍牧师奥立佛·司德和德牧师主持,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有房屋49间;西堂则由英国女牧师夏曙光主持,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房屋82间。

19333月,日军侵占赤峰,当时在福音堂传道的有英国牧师欧理斐,游行传道人司德,女传教人夏曙光和中国传道人刘显真等。1934年,承德基督教会的日本牧师福井二郞来赤峰传道,地址设于电灯厂西院。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强迫英国人离境,后经两个教会商议,合并一起,名为赤峰基督教会,地址设在三道街路南,传道人有王玉新、刘显真两人,教会曾选出七名执事,为教会管理人员,王宗章为执事长。福井二郞间或来赤峰传道,直到1948年福井二郞夫妇被遣返回国。

1947年赤峰解放后,两处教会房产被冀察热辽二十一军分区占用。当二十一军分区撤走时,把两处教会的房舍全部交给了赤峰市房产部门。1952年土地改革,政府对位于赤峰市区内的两处教产要给予登记,由于当时教会已没有具体负责人,虽有一些信徒,但慑于解放前后几经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结果市区内的两处教产都未登记过。到1980年落实宗教团体的房地产宗教政策时,未给予解决,直到今日。

直到19912004年间,赤峰又陆续有了一些基督教信徒,逐渐形成数个家庭聚会点。2004年,经由政府宗教管理部门牵头,八个家庭聚会点合并成一个聚会场所,是赤峰市最早成立的教会组织,取代了原来的家庭聚会点。教会日常聚会信徒约有200人,由于没有教产,教会在南山原建材厂院内租房,使用面积约300平方米,满足了信徒的基本信仰生活。到20088月,租房房主因改建库房,不再租给教会。后教会在红山区昭乌达路北段原皮革厂包租了二楼一层,直到现在。

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探索,教会在内部的组织管理和外在的崇拜活动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经常聚会的信徒人数约有600人,比2004年增长了两倍。信徒的组成包含了各行各业,中青年人约占一半,这与十年前的情形大不一样,那时候的信徒几乎都是居家老人。

尽管教会还在租房子,还没有自己的教堂,仍然在社会中发光作盐,成为美好的见证。随着时代的发展,百姓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社会竞争压力的负荷越来越重,在这样一个社会大环境下,体现着“对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导向、对他人的博爱精神、对世事的超然态度”的基督教信仰精神脱颖而出,在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里,以自己特有的优势,发挥着社会稳定剂的作用。

此外,在SAS疫情、汶川地震等灾难发生时,红山区基督教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积极带领信众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救助。自从2011年起,教会一直关注、扶助、照顾着红山区桥北数家养老院的孤苦无依的老人们,教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已有许多老年人信主归入基督。在今后发展前景中,教会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将相应地有更大的作为,继承和发扬历代基督教会的优良传统。

原文:赤峰市红山区基督教会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