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首页>其他>正文>

浸礼会在四川雅安:办学校、建医院

说起四川雅安,历史上,浸礼会在那里留下了痕迹,尽管雅安的礼拜堂已2001年7月5日被全部拆除,但传教士在那里办的明德中学和仁德医院,曾为雅安的教育和医疗事业作出了贡献。

《雅安的前世今生:浸礼会》一文介绍,1911年,浸礼会传教士、美国人夏时雨(H.T.Openshaw)在雅安开办了小学,后来附设初中班。1922年,学校迁往城东张家山,以后高小部再迁到小北街,同女子小学和男子初小合并为雅安私立明德小学。

张家山专办中学,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兼传教士施勉志(Frederiek . Smith)创建了雅安私立明德中学并担任第一任校长。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教会,包括施校长在内的几位洋教师的开销则全由教会负担。学校师资力量在当时的川康地区名列前茅。国文教师多为前清学究,数理化教师多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

学生多来自于雅安、汉源、荥经、天全、宝兴、名山等地。当时基督教教友家庭、开明乡绅、商人和一些政府官员都愿意把子女送到这所比较洋化的中学去读书。师生们吃住一处,关系和谐,有问题可以随时请教探讨,学风良好。1940年在校学生有6班,300余人。1950年,学校为人民政府接办,与职工校、师范校、雅安县中、雅安女中一齐合并为西康省雅安中学。

明德学校建成后不久,国民政府要求所有教会学校的校长须由中国人担任。施勉志作为教师在明德学校继续工作到1941年,随后离开雅安回到美国。他走后不久,兴旺多年的明德初级中学校停办,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浸礼会传教士还创办了孤儿院和仁德医院。雅安县私立明德孤儿院,由浸礼会创办于雅安县城外东朝阳街。1948年收孤儿43名。因募捐效果好,院内用具置备齐全。孤儿到学龄时,送往雅安明德小学免费读书,1950年后期由人民政府接办。

城内小北街留下私立明德女子小学,在中大街平安巷留下明德男子初小。后来男子初小和女子小学合并,平安巷改成幼儿园。现在小北街早已成为商业中心,只有中大街幼儿园依传承至今。

百年前的四川,环境恶劣、卫生落后、缺医少药,脚气、霍乱、狂犬病、伤寒、天花、血吸虫病、性病、黑热病、腹泻、肺病、麻疯、鼠疫等时常流行,威胁着成千上万人的健康和生命。加拿大人启尔德携新婚妻子于1892年到了重庆之后,立即开始了医疗事业。

1900年,美国浸礼会柯礼思(Briton Corlies)医生来雅安传教和治病,筹建医院。1906年在城关小北街简成西式砖房一幢,称仁德医院。最早来仁德医院的多是社会底层人士,因为西医便宜(甚至免费)。随着时间推移,仁德医院以其现代治疗方式和疗效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求诊者,雅安当地士绅名流也加入求医的人群。

为了四川民众沟通,1917年,启尔德为在四川的外国人专门编写了一本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教材《华西第一年学生用中文教材》。

至1947年门诊每天约80--90人。1951年下半年每日门诊约180人。建院43年间总计约近百万人次就诊,1.4万人次住院,治愈率约60%至70%。1921年,该院开办护士训练学校,1927年向中华护士学会立案,学制3年。教会时常派传道员和牧师到院内传教,1945年后,传道员住进医院中,进行经常性的宗教活动,医护人员和有行动能力的病人都要参加。1951年6约,人民政府街办,更名为西康省第三医院。该医院同1945年刘文辉建立的文辉医院为现在雅安市人民医院前身。

原文:雅安的前世今生:浸礼会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