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首页>其他>正文>

把生命献给厦门的郁约翰医生

郁约翰医生(Dr. John Abraham Otte) 1861年生于荷兰,6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他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宣教热忱,立志作宣教士,终生奉献给海外宣教事业。但因为身患白喉,加上治疗方式不当,导致他的发音受到影响,因此言语无法清晰表达,难以担任布道工作。但他并不沮丧,相信主会带领他的道路。

年轻时,由于对建筑感兴趣,曾学土木工程。后入美国密执安大学攻读医学。郁约翰学医是和宣教需要分不开的,因为在当时医疗是宣教的重要手段,很多宣教士都是著名的医生(如:嘉约翰、戴德生),救死扶伤不仅合乎耶稣基督救赎、博爱的精神,也是让中国人借此认识福音的重要媒介。郁约翰也因此找到了传扬福音,实践神的爱的方法。

美国归正会原来答应郁约翰毕业后,派他去厦门宣教,但后来因经费不足而作罢。郁约翰于是前往他的祖国荷兰,进入乌特勒支大学及阿姆斯特丹大学继续深造,以提高医术。同时,他向当地教会筹集资金,获取来华宣教的款项。一年后回到美国,此时差会已准备好款项。郁约翰于1887年11月5日,从纽约坐帆船出发来华,同行的有他太太和华约翰牧师(Rev. John Fagg)。途中经过鹿特丹,停留数日,收到一些支持他的款项。

1888年1月13日郁约翰踏上厦门的土地。他在此学习闽南语。之后,被差会派往平和县小溪镇宣教。在此,郁约翰建立了小溪医院。小溪医院是一座两层楼的医院。有三十张病床。楼下有一药房,诊室,女病房,小礼拜堂,储藏室与厨房,二楼为男病房,眼科病房,外科病房,两间学生宿舍,还有宽广的阳台。楼下男女病人各有一个露天的院子。

据《平和县医院院史》记载:“郁约翰作为虔诚的基督徒,为人和蔼可亲,乐于助人,遇贫苦患者,慨予减免优惠,甚至施诊赠药。其医术精湛,诊病认真,对症下药,治疗多效,病人互相介绍,就诊患者络绎不绝,使西医医学在闽南地区广为传播。”此外,郁约翰看到中国人受鸦片的毒害,便建立戒烟所,帮他们脱离毒瘾。

小溪医院在1889年3月至1895年1月,六年间共诊治了五万门诊病人,2400住院病人,做了大小手术1500次。郁约翰一家于1895年一月回美国述职(在此期间被归正会按立为牧师),出发前将医院交给另一位医生Dr.I.S.F.Dodd,只因他身体欠佳,只做了几个月,小溪医院只好关门。直到Dr. C. Otto Stempf接任才恢复。

郁约翰于1897年回国述职完毕回到厦门。在美国时,差会已通知他,计划在厦门建一所医院。为建立医院,郁约翰在美期间,筹集了一笔近万元的资金。并在鼓浪屿河仔下买了一块地,作为医院的地址。因这里离居民区远近适中,面对厦门市区,涨潮三面环水,环境既干净又清幽,利于治疗休养。正当万事具备之时,住在鼓浪屿的不少外国人担心病人会将病菌传染给岛上国际社区的居民,极力反对郁约翰建立医院。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中、美两国政府“上诉”,希望他们出面制止医院的建设。郁约翰顶住各方压力,提出折衷办法,他为中、外富豪提供舒适的房间,收取较高的费用。平息了众怒,且增加了医院的收入。此外,他将不需留在鼓浪屿的病人,安排住在厦门另设的病房。

排除阻力后,郁约翰马上投入到医院的建设中去。他亲自设计了医院的建筑,并参与工程的监督。经过不懈努力,1898年4月,厦门第一所正规西医院--救世医院在鼓浪屿的河仔下正式建立。郁约翰成为首任院长,他同时还兼管竹树堂保赤医院(为救世医院分院)。救世医院为两层楼房,有一小礼拜堂,饭厅,厨房,两间工人房,办公室,药房,眼科室,学生房四间,病房七间,可容45张床。医院不收药费、治疗费及住院费,仅收相当于2分半美金的伙食费。病人大都来自厦门及周边的乡下,也有来自漳、泉等地的,甚至有外省及马尼拉、仰光等不远万里的求医者。病人包括乞丐、富人、平民、官员、学者等社会各阶层的人。从医院开办到郁约翰归天家的12年里,共收治了17000多名住院病人及135000多位门诊患者,做了7500多次手术。

1904年,郁约翰赴荷兰度假。在此,他到处宣传鼓浪屿救世医院对护士的需求,希望能有护士到厦门工作。他的呼吁得到荷兰女王威赫明娜的支持,立即派遣两位护士来厦,并在救世医院旁开设女医馆,为感激荷兰女王的义举,郁约翰将女医院称为“威赫明娜女医院”。荷兰王室还提供培训护士所需的资金,为日后救世医院护士学校的创立(1926年),建立了基础。

郁约翰在鼓浪屿一边行医一边教学,1898年收九名男生,四名女生。他招生的原则是:要求学生献身于信仰,受训练时要热心参加宣教事工,如教主日学,轮流在医院小礼拜堂里讲道,到邻近住宅区布道,每晚参加二十分钟医学生祷告会。学生参加工作是义务的,医院免费供给住宿及伙食。郁约翰可谓闽南西方医学教育之鼻祖。他对学生谆谆善诱,采取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上午学生跟随医生到各科见习,下午上课。他为闽南培养了不少医疗人才,黄大辟、陈天恩等均成为闽南名医。

郁约翰不仅是宣教士、医生,还是位出色的建筑师。平和南胜教堂、小溪医院、救世医院、厦门同文书院等建筑均是他所设计,甚至连鼓浪屿著名的八卦楼也是他所设计。八卦楼设计借鉴融合了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廷、阿拉伯和中国古典建筑的多种艺术风格,红色圆顶是直接摹仿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石头房圆顶。82根大圆柱是参照公元5世纪建造的古希腊海拉女神庙的大石柱。柱间平托的石梁和线条,可从希腊雅典广场的赫夫依斯神庙看到。十字形通道源于希腊,后用于罗马教堂。古希腊的多立克式和爱奥尼亚式柱头装饰和压条下的青斗石花瓶,充分展示中西结合的古典美。他亦是位出色的摄影师,用影像为厦门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记忆。

1910年4月,厦门鼠疫横行,不少人丧失了生命。4月6日,郁约翰接到邀请,冒着生命危险渡海到厦门给病患诊治。他立即确诊病人患上了可怕的鼠疫。虽然他采取了正确的措施,但他自己却不幸感染。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到救世医院上班,救治病人。4月11日傍晚,他满身疲惫地回到家里,发冷发热。第二天,他浑身疼痛,开始接受治疗。4月14日,鼠疫病状已明白无误。可是免疫血清没有了。郁约翰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他全力与医生配合,尝试各种治疗方法。但一切都无济于事了。4月14日晚9:30,郁约翰在鼓浪屿安息主怀。临终前,他没有一声抱怨,只担心不要再让别的人感染。他最后的遗言是用闽南话说的。

4月15日是星期五,下午6时,郁约翰的追思礼拜在鼓浪屿福音堂举行。将近1000名中外人士参加仪式,他们无不怀着惋惜的情怀,怀念这位辛勤的同工、杰出的医生、爱心的使者。按照郁约翰的遗愿,他被葬于鼓浪屿宣教士墓地。

郁约翰去世后,他的学生陈天恩等在院门前造塔镌碑,以纪其功:“郁约翰牧师美国人也,医学博士。学称厥名,志宏厥名,志弘厥学,侨厦敷教施诊,精心毅力,廿载靡濡。手创医院三,授徒成业二十余辈,功效聿著,愿力弥宏,以身殉志,生不遗力,殁不归骨,卒践誓言,葬于兹丘,追念功德,表石以纪。石可泐,骨可朽,先生功德不可没。诸学生仝泐石。”

2010年4月10日,鼓浪语文化社群以及厦门各界人士在鼓浪屿救世医院旧址举行了“大爱无疆——郁约翰逝世一百周年追思会。”缅怀这位闽南地区医疗卫生奠基者,并为此献出宝贵生命的国际友人。

2012年4月7日,厦门基督教两会与社会各界人士在鼓浪屿协和礼拜堂举行郁约翰安息102周年追思会和郁约翰半身塑像落成仪式,追忆昔日圣徒佳美脚踪,勉励当代信徒快跑跟随。

(作者简介:吴志福,笔名吴保罗,80后鼓浪屿人,神学与历史爱好者,07年11月蒙恩,次年六月在鼓浪屿三一堂受洗。现为厦门竹树堂《葡萄园》刊物编辑,曾在《天风》等基督宗教类杂志上发表文章十多篇。)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