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云南小水井苗寨里的赞美声

因参加2004年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云南”大型歌会的比赛获得全国好评,小水井合唱团开始被知晓,很多人知道他们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知道他们会唱四声部赞美诗和英文诗歌。但为何他们的赞美声不是像傈僳族一样为纯粹的民族山歌,而是带着美声唱法呢?福音时报同工于518日走进了传说中的小水井村,不仅在夜里十点多听到了天籁之声,还知道了为何不懂英文的他们能唱高难度的英文诗歌。

小水井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笔者本计划519日白天去那里走访,但苗族牧师王子文和张绍辉建议晚上去,因为唱诗班的弟兄姊妹在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上才有时间到教会唱诗歌。想到此行就是为了听到唱诗班的赞美声,于是临时更改了计划,并在18日晚8点多到达小水井村。本以为8点多已经晚了,唱诗班弟兄姊妹可能早就唱完诗歌回家休息了,心里还觉得有些遗憾,因为乡村的夜晚是极为安静的,除了能听到几声狗吠和车子行过的声音,基本上四周是一片寂静,村民们也会很早休息。但出人意料的是,到达小水井村后,负责人龙绍荣牧师却说我们先坐一会儿,等到9点半的时候去听他们唱诗,顿时心里一阵舒坦,还好没错过。

小水井村只有一个教会,是靠着村民们的奉献建盖的,它的“豪华”与四周土坯房的“陈旧”形成了鲜明对比。笔者随着龙绍荣牧师和张绍辉牧师,首先来到教会食堂,看到的是白墙上挂着的一个个相框,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小水井合唱团到各地演出的照片。吸引笔者往前走的是从食堂里屋内传来的阵阵赞美声,想走进屋里听,并看看他们拿的诗歌本,又担忧打扰到他们赞美,于是停下脚步,只站在门口聆听,时不时地往里一瞥。他们是老年唱诗班成员,有的穿着拖鞋,有的穿着胶鞋,有的卷着裤管,甚至裤子上还沾着泥巴,很多人背着包,姐妹们几乎都穿着自制的苗族服装,他们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辨。

“第一次听他们的歌声时,听得我热血沸腾,震撼人心。见面了,和他们握手时,就像握住松树皮,整个人身上都是泥土,但是他们嘴里发出的歌声,却是那样的高贵!他们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丽江纳西古乐掌门人宣科曾如此形容小水井诗班的成员。

他们拿着的诗歌本上写着“馨香赞美”几个大字,所唱诗歌为《耶稣人类的希望》《基督得胜了》等,翻开的诗歌本上既有五线谱和中文,也有苗文。“这里有神的声音,这里有爱的呼唤,这里有圣灵的恩膏,播下了希望种子,无比丰盛奇异恩典…….他用智慧建立世界,他的威严震动列国,哦,他用聪明铺张穹苍,他的慈爱名扬天下,他是天地万物之主。”

在手风琴的伴奏声中,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已经定好的诗歌,偶尔停下来听一下领唱的意见,随后赞美声又响起。

夜晚9点半的时候,几个小孩还在教堂外玩耍,笑声频传;教堂内装饰得十分美丽,木质的红色长凳摆放得十分整齐,有几条座椅上放着背包和手电筒。当时有14个人,弟兄和姐妹各占一半,分坐在两边。其中一位弟兄担任指挥,另外两位分别弹奏钢琴和手风琴。

夜里10点的时候,整个村寨极其安静,狗吠声也渐渐减少,只听到从教堂传出的赞美声,响彻教堂外的整个广场,广场是政府前几年斥资建造的,这个因小水井合唱团而出名的苗族村庄,被当地政府确立为“民族特色村”。

小水井教会外的广场上有一面墙,墙的四方镶嵌着各色的石头,中间白色的背景上,分别于左右两侧写着“博爱”、“和谐”四个大字,字中间有一个长长的音符。整面墙的中心位置有两颗心,下面的几行字写的是小水井合唱团在近几年来获得的奖项以及各方的评论。教堂旁有主日学、国家公立小学、节日时用来表演的舞台以及小水井民族文化室,教堂和主日学教室平时都不上锁。

小水井合唱团源于村寨里的唱诗班

小水井苗族村有450多人,均系苗族,因是昆明地区苗族聚居最大的自然村,故称“昆明苗族第一村”,当地多山地,粮食生产以玉米、土豆和小麦为主。年人均收入1000多元,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笔者看到的农户家里基本都养猪养鸡,房屋一般为砖墙房和土坯房,墙上绘有新农村建设、苗族文化和防火防灾等常识的宣传画,房屋边堆放着干柴,四周绿树掩映。

1937年,中文名为郭秀峰的澳大利亚籍传教士将福音传入小水井村,并于当地设立了教会,唱诗班也随之产生,许多老人都学会了高难度的多声部合唱,并一直传承至今。目前,全村80%左右的苗族村民均为基督徒。他们从小就学唱赞美诗,“拿起锄头去种地,放下锄头就唱歌”。

除了上世纪传教士留下的一般赞美诗,这些村民还会演唱亨德尔的《弥赛亚》、莫扎特的《荣耀颂》、贝多芬的《欢乐颂》等。

519日清晨7点多,陆陆续续地有村民到教堂旁的水龙头接水,有的是用桶装,随后放在三轮摩托里拉回去,多数村民是用肩挑。离教堂不到50米的地方有一个蓄水池,下方深挖了一口井,池子上方的水龙头还在。据说之前的村民都是到那里取水,但是近几年,水源不再出水,村民于是转移到教堂旁取水。

笔者和一位50多岁的姐妹闲聊起来,她也是唱诗班成员,从小信主。由于上了年纪,她没能跟随合唱团到各地参加比赛,“比赛都是年轻人去,我老了,只是在老年诗班唱唱歌。”她一边说一边将桶放在水龙头下接水。她说,自己取水回家喂了牲畜后还要去地山地上干活,要走一个小时左右才到。

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小水井唱诗班存在多年,并在传教士的教导下学会了四部和声,甚至能唱英文赞美诗,但它一直是作为教会诗班而存在,并未被外界知晓。据小水井教会的龙光元牧师介绍,小水井唱诗班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在2002年,“伯乐”是富民县文化局副局长张晓明,他也是现任小水井合唱团团长。2002年,张晓明在下乡调研路上,经过还没有通马路的小水井村,被一阵阵歌声吸引了,他以为是有人在放录音机,后来发现是一群村民在教堂里唱赞美诗。随后,他与当地休闲山庄的老板一起努力,将唱诗班拉进了2002年富民县群众合唱比赛的赛场,最终小水井唱诗班获得第一名。同年,张晓明将唱诗班定名为“富民县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200310月,该合唱团参加了“中国首届西部合唱节”比赛,获得青年组第一名。不过,那时这支合唱团并未走出昆明。

它真正被全国知晓是在20044月,合唱团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云南”大型歌会,得到全国观众好评。当时,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的63名团员身着艳丽的苗族服装,用多声部、无伴奏演唱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同一首歌》、《再见吧,朋友》三首歌曲。苗族农民的独特韵味加上美声和声,震撼了观众。大会主持人、著名歌手孙国庆上前随机采访问道:“你们是?”被采访者脱口而出:“我们是唱诗班。”

20083月,小水井合唱团参加了第13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虽然这支只有小学水平的合唱团最终因为文化分的影响止步于13名,但是他们的歌声早已“俘虏”了观众和评委的心。同年10月,小水井合唱男参加了北京国家大剧院“首届国际民歌博览音乐周”演出,并应邀到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专场演出,演唱了16首中外名曲。2009年,他们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得到观众的广泛赞赏。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教授赵易山如此评价小水井合唱团:“我完全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他们选择的作品很难,但表现却近乎完美。”云南合唱协会主席谢兆英则说,“这是足以和国际接轨的欧洲美声合唱的规格。”

小水井合唱团的美声来自哪里?

细听小水井唱诗班的赞美,他们的声音并不是纯粹的民族山歌,昆明市五华区的张绍辉牧师听过80年代苗族唱诗时的录音,他说苗族的四声部唱法有点像是传教士时代遗留下来的,但现在苗族的唱诗并非传教士时代的唱法。张牧师将苗族的赞美与傈僳族进行对比,“苗族以前的歌声有点像傈僳族的声音,带有山歌的性质,声音清澈,一高一低,就像荡秋千。但小水井诗班的歌声给人不同的感觉,他们的赞美里带着美声,这个唱诗班的唱法是美声和民族山歌的融合,他们的特点就在这里。”他说。

原来,小水井合唱团的美声唱法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圣乐界的泰斗级人物马革顺和林声本曾到过禄丰大德的苗族教会,将美声唱法教给他们。

“林声本曾多次到过小水井教会,马革顺未到过,但是他去过禄丰大德,美声唱法自此流传开来。苗族信徒所唱的苗文《颂主圣歌》,在很久以前就有四声部唱法,但之前的唱法和现在不同,当时的唱法很像傈僳族的民族唱法。林声本和马革顺到了禄丰大德,教授了美声唱法,信徒们觉得歌声十分优美,于是在苗族教会流传开来,小水井教会诗班将其借鉴过来。因此,苗族唱诗班所唱诗歌就有了民族与美声的结合。”张绍辉牧师和龙牧师回忆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苗族唱诗班的赞美在乐理上也渐渐变得规范起来。“以前老人所唱的四声部唱法很好听,但并非按照乐理,而是带有山歌性质,一高一低,就像荡着秋千。”张绍辉牧师说。

年轻的苗族信徒学习了很多乐理知识,但他们的曲风已不同以前。他将这群年轻人与经历过“文革”的老信徒进行对比,“很多人从文革中过来,他们的诗歌对于上帝的表达与现今的信徒不同,他们始终有一个‘包袱’,‘文革’在他们生命中留下了烙印。老一代人讲十字架的道路是流泪流血,但现今的人很难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现今的信徒理解的苦难是顺服,他们的诗歌很多所表现出来的曲风、意境和情怀与老辈不同。现在的年轻人创作的诗歌更接近汉族现代诗歌创作的规范性,但是曲风已不同以往。”张牧师说。

515日云南基督教神学院举行的拆迁重建落成典礼上,神学院学生献唱了赞美诗《高山感恩颂》和《宝座前的敬拜》,由学生罗汉先所作。张牧师说,从这两首苗族诗歌可以看到,现代的苗族信徒感受到的并非像以前一样苦难的道路,更多的是在顺境里向着神的感恩。

另外,张牧师还提到,苗族的诗歌与汉族的诗歌不同,即苗族音乐小调的使用率比大调高。本来大调是高亢欢快的,苗族却用小调来表达这种意境,来创作欢乐的歌曲。“他们用小调忧伤的调子来表达本属于大调的高亢兴奋之感,这也是苗族诗歌的特色。”张牧师说。

至于小水井唱诗班,他们参加比赛时所唱的诗歌为古今结合,更多的是现代苗族诗歌,有时也唱非基督教界高难度的歌曲,甚至英文歌。2014426日,小水井合唱团11位没有学过英语的成员,在东方卫视女性真人秀节目《妈妈咪呀》上。据《都市时报》报道,小水井合唱团团长、富民县文化局副局长张晓明介绍,在参加《妈妈咪呀》节目前,11位苗族成员,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过汉语以及苗语标注的方式,学会了两首英文歌《斯卡布罗集市》和英文版的《妈妈咪呀》。在标注方面,歌词里的“here we go”被“翻译”成“嘿儿喂狗”。

为何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几乎不懂英文的苗族人能唱英文歌曲呢?张牧师透露了其中“奥秘”。原来,苗族语音和英文语音有相似之处,这给当时英籍传教士伯格理创制苗文带来了便利。“用苗文来标注英文,准确度相当高。小水井合唱团成员本来不懂英文,但是一用苗文标注,他们唱起诗歌来就像精通英文的人。”张牧师笑着说。

苗族信徒现在所唱的诗歌中有大量的原创诗歌,张牧师提到了三位苗族信徒中能创作苗文诗歌的人,即50岁以上的张绍光和张明智、30岁左右的罗汉先。其中,张明智的诗歌有“颂词”的特质。张绍光的诗歌创作则来自别人的伤心事,他会根据别人的信件里所讲的故事来创作;他在年轻的时候写过很多颂赞的歌曲,曲子悠扬,但部分歌词带着浓重的个人伤感色彩,他所创作的诗歌中,最为有名的是《为中华祈祷》。“张绍光创作的四声部不像诗歌本上的那么整齐,这四个声部可能交错在一起,在乐理上也不一定按照新编赞美诗那么规范。”张牧师说。

现今的小水井诗班有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组,一般参加比赛的人是中青年信徒。现今的年轻人为了生计,多数都会出去读书,那小水井诗班如何保持它的成员人数呢?张牧师说,对于苗族,“家乡宝”的观念很重,除了读书,出去打工的人很少,很多人都选择留在家乡,除非结婚嫁到其他地方。“像我们村有70多户人家,只有五六家出去打工,年轻人出去打工的很少。”他解释道。

如今的小水井唱诗班

现今的小水井唱诗班已不同往日,自从她在2004年的比赛中走红之后,不仅被以宣科为代表的乐界人士赏识,也被政府关注。张牧师透露,目前小水井村有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她已被打造成为昆明市的苗族文化村。很多村民的土地或多或少已被政府和开发商征用,这些村民得到了征地款,因此,在这个看似落后的苗族村寨,在一些土坯房旁会停着看似与自然村并不和谐的轿车。当然,当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经济状况有所改善时,土坯房或许会消失,变成洋房,“谁都想过上美好的生活,住干净宽敞的房子”张牧师说。

作为苗族村寨里的特色唱诗班,小水井合唱团当然也被政府重视,而教会也成为了这个村子里文化的一部分。土地被征之后,有的人还有部分土地,可以种玉米,地多的人可以继续耕田种地,地少的人会做小本生意或弄农产品到市区出售。例如,每到夏天,村民们还会去山上采摘野生菌拿到县城卖。

小水井教会和唱诗班的现任负责人是龙绍荣牧师,是家里第四代基督徒,父亲是长老。龙牧师于2013年接替父亲成为教会负责人,为云南省苗族诗歌修订的三个成员之一,曾于2007年在昆明市基督教两会从事文字工作。据龙牧师透露,小水井唱诗班一般是夜晚唱诗,白天各忙生计,若有演出需要,则集中几个晚上的部分时间进行排练。对外,小水井唱诗班被成为小水井合唱团,由富民县文化局的人带领合唱团到各地进行演出;若没有演出,小水井合唱团的成员还是在苗寨里过着自己的生活,依然耕田种地,或经营小本生意。

519日上午,笔者在临走之前于龙牧师家吃午饭,颇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尽管我们并非故人,笔者只是第一次造访,但在耶稣基督里,我们早是一家人。自然村里的炊烟缓缓升起,小鸡到处啄食,纯朴的苗族人赶着牛羊去山上放牧,若不是亲耳所闻、亲眼所见,谁会相信夜间的天籁之音是出自这些普通农民之口?很简单,他们只是为神歌唱。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