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抗战时期的上海教会VS传教士的笔

上海曾是全国教会的联络中心,许多差会及机构的全国总部皆设于此,曾出版一些重要的教会刊物,《教务杂志》就是其一。这份刊物记录了1930年代遭遇战争动乱的上海教会。

这份以促进传教活动交流的刊物,也记录了1930年代遭遇战争动乱的上海教会。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制造了“1•28”事件,虹口区鸿德堂蒋时叙牧师一家四人(一位女儿因当时外出,得以幸免)及书记员蔡有斋、鸿德堂教友等10人在堂内被日军枪杀。当时传教士信息交流平台《教务杂志》分别在1932年3月1号、同年4月1号及9月1号出版的报纸上报道此事。

闸北堂也在“1•28”事件中毁于日军炮火之中。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发动侵华战争,闸北堂因处火线内,艰难建成的新堂又遭浩劫,再度毁于炮火之中。闸北堂假静安寺协进中学礼堂作为敬拜场所,直到1947年再次在原址重建新堂。

《教务杂志》The Chinese Recorder (1868–1940) 创刊于1868年,该刊物的前身为美国传教士裴来尔(L.N.Wheeler)于1867年1月在福州创办的《传教士记录》(Missionary Recorder: A repository of Intelligence form Eastern Missions, and a Medium of General Information)。1865年5月更名为The Chinese Recorder,并伴以中文期刊名《教务杂志》以双刊名的形式出版。

在日治期间,位于上海的差会或机构虽然未受到立即打击,但经济困难,通讯不变,加上政治敏感的缘故,联络中心的地位也很快失去。在上海出版发行的教会刊物也受到严格审查。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教务杂志》也彻底停刊。

《教务杂志》创办之初乃为提供来华传教士一个交换讯息的平台,随着传教活动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此刊物涉及的主题日趋多元化,既包括各地教会的活动、基督教福音教义,也包括中国的时局、风土民情及汉学研究。《教务杂志》对于中法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反基督教运动等近代中国的重大事件都有报道,并且还包含教会、学校、医院、基督教传道大会等珍贵的数据资料。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