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以外来信徒为主的教会所面临的窘境与挑战

十字架
十字架

人口大面积的流动,对一些城市和相关人员而言,是一次改变命运、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机会;其实,对于一些教会而言,也会因此改变自身的发展轨迹甚至是命运。

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我们发现有很多教会因为人口的流入,由信徒稀少、奄奄一息的状态,转变为信徒暴增、生机勃勃的状态。当然,这些教会主要集中在经济基础较好的一些城市与村镇。

有一间教会就是如此。这间教会位于一个千年古镇上,既然是千年古镇,说明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个很繁荣、人口集聚之地;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此地商贾云集,工厂遍地,吸引了大量人口生活于此。

教会也是得此红利,信徒人数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由二十年前的十多人,变为现在的数百人。二十年时间,信徒登记人数增长了接近五十倍;即便是从经常聚会信徒来看,也通常有三五百人的规模。这就带来一个看得见的情况,二十年前显得空空荡荡的教堂,如今却显得很小,因为经常被挤得水泄不通。

然而,信徒增长快,但由于是享受了外来人口流入的红利,所以在欢喜的同时,其实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具体来说,又是哪些问题呢?

首先是信徒流动性很大。因为流动人口流入而快速增长的教会,想必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信徒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些信徒可能是今天见到了,明天就看不见了,因为他们回老家了或者是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这个问题其实对教会的挑战很大,那就是信徒不稳定,难以牧养、培养同工也难。

其次是教会容易空心化。以流动人口为主的城市,每逢节假日的时候,就会出现空城的现象。其实,处于此城中的教会,也同样会出现教会空心的现象。这种现象恰好与平时相反,平时的时候人满为患,节假日的时候却冷冷清清,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这里不是他们的家,早晚他们要回家。

然后是本地信徒很少。因为人口流入而增长的教会,一般都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年来增长的信徒,绝大部分都是外地人,本地人极少。就如同此间教会一样,随着几位本地老年信徒陆续去世,剩下来的几乎全是外地人,同工团队全是由外地人组成,不是不接纳本地同工,而是根本没有本地信徒。

可以说,这种情况的教会绝不是仅此一间,很多教会都存在这种情况。若说有所区别的话,只能是程度上有所区别,有些地区本身本地信徒多些,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所以外地信徒进来就是锦上添花,进一步增强实力;可是,有些教会是因为外地人加入才有所发展,不然可能就消失了。

处于此种情况的教会,皆会面临一个困境,那就是表面上看信徒多、复兴了,但本地信徒却寥寥无几。因为缺乏本地信徒,所以教会信徒往往会因为经济形势以及当地政策的变动而有所变化。也因为缺乏本地信徒,所以即便是看起来信徒很多,但其实声音、影响力很微弱,缺乏话语权。

福音本土化、本地化,其实本地信徒的多少是其本土化程度的关键,若一个地方的本地人没有几个信主的,即便教堂中的信徒再多,那么本土化也会显得很虚。此种情况,根本谈不上广泛的影响,只能在一个小群体里面有一定的影响力,即集中在几个基督教大省的外地人中间。

或许正是意识到了这样得问题,意识到了福音不仅要在一个地区被看见和接受,更要在一个地区不同群体中被看见和接受才,所以,这间教会的同工们也想法设法的引领本地人信主,包括助学、发传单、邀请人参观教堂等等。可是,虽然行动有,但却看不见实实在在的的果子,十多年来基本没有什么改变,信主的还是外地人居多,本地人很少。因为本地人有他们的信仰与文化,改变谈何容易。

所以,对于处于此种情况的教会来说,往往付出的与实际收到的不成比例,但又不能不付出,其实能做的也就是抓住当前的机遇,只管传福音,作光作盐,至于谁信主的问题,那就交给上帝,自有上帝带领。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