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鼓浪屿西班牙船长墓背后的故事

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是世界文化遗产,从明代以来,作为大航海时代的据点,就有西方人踏足此地。而位于鼓浪屿观海园内的西班牙船长墓地,就是这一历史的见证。

在观海内的绿油油的草坪上,有一座十字架形花岗岩墓碑。根据上面的西班牙文,墓主人叫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卡里阿索,出生于布尔戈斯大主教区的巴塞尼亚斯-德尔里韦罗镇(位于西班牙北部)。而他是一艘名叫“瓜达卢佩圣母”号的马尼拉大帆船的押运员与船长。于1759年10月12日,死于鼓浪屿,年仅30岁。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墓主人是一位西班牙人,他为一艘叫“瓜达卢佩圣母”号的马尼拉大帆船的船长。对于墨西哥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瓜达卢佩圣母是基督宗教印第安化的产物,而这艘船以此命名,可见其来自于美洲大陆。

马尼拉大帆船则是在大航海时代,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交通工具,加上其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运往墨西哥,因此当地人将其称为“中国船”。

而这位船长,在1759年来到鼓浪屿,并安息在此地。说明当时鼓浪屿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表明晚明以来的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并没有一直延续。满清也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闭关锁国,而是有限开放的国策。

虽然满清曾因对抗郑氏集团而实行海禁,鼓浪屿对外交流受到影响。可是当收复台湾后,清政府开放厦门海禁,与菲律宾的联系又紧密起来。从1684到1700年间,驶抵马尼拉港的中国商船共计256艘,年均16艘。1701—1716年间,驶抵马尼拉港的中国商船总计达274艘,年均17艘。

雍正五年(1727),清廷更是正式解除“南洋禁航令”,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往来。而西班牙船长卡里阿索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来到了中国。估计他是将货物运到了厦门,但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而染上疾病,最终安息在鼓浪屿。

而根据翟理斯1878年所著的《鼓浪屿简史》记载,当时还有几位船员安葬在鼓浪屿。比如成功号前指挥官史蒂芬·巴克上尉(1700年),特朗布尔号亨利·道菲尔德(1698年)等等。这些都折射出当时中西交往的情况。

这些安息在鼓浪屿的西方船员,是一段波澜壮阔历史的见证。从1567年明朝隆庆开关后,海禁政策被废除,国人得以出海,进入了大航海时代后,全球贸易网络中。瓷器、茶叶、丝绸等等都是全球贸易的抢手货,其直接结果是,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了中国。

而来自海外的东西也随着西方人进入了中国。最为典型的是辣椒、番薯、玉米等等农作物的引进,不仅丰富了国人的餐桌,更是以其耐种的特点,养活了更多人,从而为后来康乾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是在这一时期,利玛窦、汤若望、卫匡国、南怀仁等等耶稣会士来到中国。他们传播福音,在中国建立了天主教会。同时介绍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比如最早的世界地图,传统农历的重新修订,《几何原本》的翻译以及火炮的制造等等。

耶稣会士更是成为中学西传的重要推手,他们把中国儒家、道家的经典介绍到西方,从而让他们得以了解中华文明,客观上促成了启蒙运动。同时中国的医学、艺术等等也在这一时期进入欧洲,兴起了18世纪的中国热。

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满清并非闭关锁国,但其开放性确实远低于明朝。对外贸易港口被压缩,其广度不如明朝。这也是马嘎尔尼想到获得更多开放港口的原因。而中西文化交流更是因着“百年禁教”而基本局限于宫廷,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难以普及民间。正是这样有限开放的政策,才导致中国近代的落后,是“百年屈辱”出现的重要原因。

西班牙船长墓在鼓浪屿被发现,展现了大航海时代鼓浪屿的独特地位,见证了风起东西洋的波澜。而这更是折射了中西交流的佳话。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