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亚洲球王——李惠堂

自从日韩世界杯后,中国男足在国际大赛屡战屡败,伤透了中国球迷的心。不少人开始追忆中国足球往昔的辉煌,来聊以自慰,并借此批判当下的国足。而民国足球成了大家炒作的热点,李惠堂等球员的大名日益为球迷所知。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他从小对足球产生浓郁兴趣,通过踢柚子锻炼球技。

10岁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1921年考入开展足球运动甚广的皇仁书院。1922年入选南华足球队甲组,开始足球生涯。他在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与射门俱佳。

1925年,李惠堂加入上海乐群足球队,1926年在上海组建中华足球队并任队长。同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洋人球队的记录,使李惠堂在绿茵场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为民族争了光。

此外,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彪炳,载誉而归。因此有了“亚洲球王”的称号。时人称“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足见当时他在民众中的地位。

1923年5月,李惠堂首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在他的带领下中国队获冠军。

李惠堂代表国家队分别于1925、1930、1934年参加了三次远东运动会足球赛,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李惠堂最经典的入球是在1934年的第十届远东运动会,结果双方在前八十分钟战成3比3平。在最后时刻获得点球,李惠堂的左脚罚中点球,中国队以4比3斩落对手。在李惠堂带领下中国队成为当时亚洲名副其实的霸主。

1936年国民政府组队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但由于当时的政府财力困难。李惠堂和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多月出发,靠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李惠堂和队友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骄人战绩。他们一路省吃俭用,最终到达柏林。但队员因长途跋涉,未处于最佳状态,首轮尽管在上半时占据优势,但下半时全队体力不支,被劲旅英国队以2:0淘汰。

不过此次奥运之旅,却让李惠堂得到了英格兰著名球队阿森纳的青睐,有意邀请他加盟。三十年代阿森纳是英格兰足坛的霸主,从1931-1938年五夺联赛冠军。能被这样的豪门球队看中,足球李惠堂的实力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型,李惠堂失去了成为中国足球旅欧第一人的传奇。

抗日战争时,汪伪政府曾经要请李惠堂担任体育副部长,被李惠堂拒绝,以至大汉奸丁默村准备暗杀李惠堂。在1943年,回到广东的李惠堂打出了“体育救国”的口号,在大后方举办义赛,并将130多场义赛票款全部捐给抗战事业,体现了崇高的爱国热情。

1947年,45岁的李惠堂退役。此后从事教练、裁判员工作。1948年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4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

李惠堂对于足球的另一个贡献是足球的教育理论。1928年,23岁的李惠堂自费出版了《足球》一书,这也是第一个足球运动员出书。在书中,李惠堂对如何培养人才,如何踢好足球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认为,因为足球是最易入门、最饶兴味、最容易举行、最经济的运动,所以学习的人便多。

1965年,李惠堂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在国际足联获得最高职务的中国人。1966年李惠堂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安息,享年74岁。由于生前在卫理公会受洗成为基督徒,因此李惠堂被安葬在薄扶林道的教会墓园。

注:关于李惠堂职业生涯一共打入了多少球,由于众说纷纭,难以考证,故此省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到网上搜索、参考。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