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命运多舛的拉斐尔名作——《西斯廷圣母》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的三大画家,而拉斐尔又以善于绘画圣母玛利亚的形象而闻名于世。在拉斐尔所创作的圣母像中,《西斯廷圣母》无疑是一副旷世名作。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幅画作在近500年里,却经历了颠沛流离,数次躲过兵燹,并保存至今。

1513年,教宗尤利乌二世为了给意大利皮亚琴察西斯廷教堂的修道士赠送礼物,特命拉斐尔前往作画。他在教堂的祭坛上绘制了圣母像,后世就以所在教堂的名字命名,称为“西斯廷圣母”。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圣像创作上发生了巨大改变,从中世纪强调神性的威严,转向突出人性的特点。画作中的圣母玛利亚与怀抱的小耶稣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好像人间的普通母亲抚育小孩。这体现了基督信仰的神学理念,圣母是上主的母亲(参见《迦克墩信经》),但同时也是人的母亲,因为她的儿子耶稣是神子也是人子。

《西斯廷圣母》因此以高超的绘画手法以及深邃的神学涵义而成了一副经典名画。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三世在1734年-1763年成为波兰王国的君主,他酷爱艺术,于是就花重金将《西斯廷圣母》从意大利带到了当时的首都德累斯顿,放置在茨温格宫。

德累斯顿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她建在易北河谷地,是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并曾成为波兰的首都。城市拥有圣母教堂、申培尔歌剧院、皇家壁画长廊等等精美的巴洛克建筑。这座城市充满了艺术气息,曾经汇集了欧洲著名的建筑师、画家,因而有“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之称。《西斯廷圣母》来到这座充满文艺气息的城市,可谓适得其所,不过她的命运从此就与这座城市紧密相连了。

1848年,欧洲多国爆发革命,给不少城市带来动荡。德累斯顿多个建筑发生火灾,但《西斯廷圣母》得以安然无恙。在风暴平息后,被放在了茨温格博物馆。然而将近一百年后,一场空前浩劫降临这座城市。

1945年初,二战已经进入尾声,盟军为了瘫痪德军在东线的交通枢纽,于2月13日晚对德累斯顿进行了大轰炸。不仅造成数万人死亡,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包括14000栋民宅、72所学校、22家医院、19座教堂、5个影剧院、50家银行和保险公司、31家百货公司、31家大型宾馆、62座行政大楼以及依哈哥摄影工厂等等毁于战火。

然而万幸的是,《西斯廷圣母》等艺术品在轰炸前被及时转移,躲过了这场灾难。不过在一段时间内,其下落一直是个谜。而且二战末期,兵荒马乱,人们也无暇关注艺术品的“生死”。

苏军攻占德累斯顿后,有名士兵在郊外一个不起眼的采石场发现了不少画作,而其中就有《西斯廷圣母》,但画作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得知消息后,苏联当局立刻把《西斯廷圣母》带到了莫斯科,并让全苏最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对其进行修复,经过九年时间的工作,终于让她恢复了往昔光彩。

《西斯廷圣母》修复后,于1954年在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展览两个月后,苏联将其还给了当时的东德。《西斯廷圣母》回到了她的第二故乡德累斯顿,并一直保存至今。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