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第三期江苏省宗教公益慈善培训班在宁圆满举行

为推动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培养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人才队伍,2016年12月15日,由江苏省委统战部、江苏省宗教事务局委托、爱德基金会承办的第三期全省宗教公益慈善培训班在宁正式闭幕。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宗教局局长李国华,江苏省宗教局巡视员顾传勇,江苏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王耀强,江苏省宗教局副巡视员张全录,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丘仲辉等出席会议。来自江苏全省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的67位团体负责人和全省有关统战、宗教工作部门的30余名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

闭幕式上,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宗教局局长李国华作了总结讲话,对江苏省宗教公益培训基地和江苏省宗教界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开展公益慈善工作提出了要求。他认为2016年是宗教工作的一个重点年,宗教界先后迎来了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和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今后五年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两聚一高”,即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他指出,近年来,全省宗教界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宗教局等六部委《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和江苏省七部门关于这一意见的《通知》,积极响应参与“宗教慈善周”活动,紧密结合各自特点和优势,广泛开展了扶贫、助残、义诊等形式多样的公益慈善活动。2012年以来累计为国内公益慈善事业捐款2.4亿元,受益人数逾30多万人次。

在积极从事公益慈善活动过程中,全省宗教界各团体激发了扶贫济困、服务社会的内在活力,团结广大信教群众,见证了信仰,为全省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添光加彩,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他认为本次培训班内容丰富,五大宗教团体的代表先后在两岸宗教公益论坛上交流了各自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经验与做法,较为客观全面地展示了当前江苏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状况与成就。

李国华局长还结合论坛情况,就全省宗教界如何进一步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明确提出,首先要在深化对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认识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做好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爱德基金会在盐城阜宁风灾中不仅积极开展救灾工作,还协调其他社会组织配合政府有条不紊的进行救灾,为宗教界的公益慈善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要在精准扶贫、特色帮困上下功夫,努力把深入开展宗教公益慈善活动作为参与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在这次宗教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多角度阐述了宗教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积极作用。

中国政府也积极倡议和落实联合国关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到2020年实现5500万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苏省宗教界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参与到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来。爱德基金会、常州宝林寺等宗教背景的公益机构深入到贵州三都县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对接脱贫需求,达成具体帮扶意向,在全省宗教界营造了关注贫困、支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在提升能力、规范运作上下功夫,加强宗教公益慈善组织整合,健全完善组织体系,不断提高江苏宗教公益慈善事业的现代化水平。宗教界应当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各类平台,与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开展合作,省市宗教团体应主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利用自身的慈善资源,对地区性宗教公益慈善项目进行整合,甚至可以开展五大教宗教团体的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积极影响。

在具体做法上,他强调要瞄准需求,精准出击,就是要以当地民生需求为导向,认真组织筛选帮扶项目,以精准措施实施精准扶贫。要通过江苏省宗教公益培训基地的统筹协调作用,针对苏北和贵州三都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一是要有计划,通过实地调查,制定2-3年的扶贫方案;二是开展项目时既要各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大小,选择项目,也要在江苏省宗教公益培训基地的统筹下,在重点项目上、重点区域上着力,发挥宗教界的优势,为国家的脱贫攻坚工作作出贡献。

培训班为期四天,学员们前两天参加了由爱德与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及台湾“中华基督教两岸交流协会”主办的“宗教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及“第二届海峡两岸宗教公益论坛”;第三天为项目考察,培训班学员分别到镇江基督教宣德堂、扬州高旻寺和扬州文峰寺,了解这些场所公益慈善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经验交流;第四天是集中学习时间,北京大学法学院金锦萍教授专程为学员们做了慈善法方面的知识培训,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培训班上,爱德基金会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项目主任谭花还就贵州三都县情况、全国宗教界支持三都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爱德基金会在三都的扶贫项目做了详细的介绍。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