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福清市霞埔基督教堂

新厝镇是福清市的南大门,旧称光贤里,地势狭小,东西走向,多为山地,只有东部临海,居民多沿海而居。国道324线、福厦高速公路、福厦高速铁路穿过狭小的东部走廊地带进入莆田市,东北部与江阴镇毗邻,新江路(新厝至江阴)则是福州江阴港的咽喉。全镇十六个行政村,有十四个是操兴化方言,由北至南分别是蒜岭、新厝、双屿、界下、 出灶、霞埔、江兜、东澳、大澳、加头、峰头、漆林、桥尾,以及西部山村凤迹;而在北部则是二个操福清话的棉亭村、东刘村。福清市新厝镇霞埔基督教堂,另称卫理公会霞埔天道堂,前身为卫理公会兴化年议会光贤牧区,座落在国道324线(福厦公路)77.3公里处,为牧养区域之中心地。是福清市唯一操兴化方言的教堂,信徒分布在除峰头村外的十三个村,莆田市江口镇也有零星信徒分布。卫理公会霞埔天道堂始于一八九二年,由凤迹堂黄玉璋与方德敬传入福音,信徒赴凤迹礼拜。会所初设大澳村,办义塾于东澳;过二年移到江兜后潭,隶东山牧区。及隶江口牧区,办女塾于江兜南山。不久堂迁下埔,方嘉谷牧师倡建堂,堂址为王道济、郑世嘉所献,信徒踊跃奉献,又得美国信徒的捐助,堂得以建成。一九二三年牧区成立,称光贤牧区,堂会联于牧区者有四:蒜岭、岭边(堂设岭边韶东书院)、霞埔、钟前;今仅有霞埔一堂,钟前靠近莆田江口,部分会友现由卫理公会江口堂牧养,蒜岭、岭边会友无几,堂亦不复存在。主会政者先后有林友徐、曾廷辉、马瑞图、唐佐兴、李天申、余玉成、魏文仁、林银治。文化大革命教会被迫关闭,教堂被村粮食加工厂占用,牧师屋也成了村大队部。

因行政区域属福清,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福清两会收回教产,教会由兴化转属福清;八六年复堂,八七年方嘉谷牧师之孙方庆华任传道,会友约五十人。八六年十二月华侨郑明恩捐献三间旧房为牧师屋。八八年得印尼华侨捐助,以及众多信徒奉献,堂重建于旧教堂边(原牧师屋),方庆华调职,本堂执事郑明溥任义务传道。九一年八月本堂会友王俊生福建神学院毕业,回本堂任传道。九三年华侨陈启明陈炳琪父子捐献五万港币建钟楼,堂美仑美奂矣。九九年八月至二千年七月王俊生兼福清年议会办公室工作,聘汤金枝任传道一年。而执事郑明溥、陈为亮、刘松珍、张鸿恩(文进)、黄秀珠等则是本堂中坚,尽心尽力扶助传道人建造教会。本堂会友生命不断长进,教会日益兴旺;而教堂则日益显得狭小。另因当初经济原因,建筑用料极差,教堂和宿舍 现皆已成危房。

瞰教会兴衰与沉浮,知上帝祝福和带领;百余年间教会有所发展,今已有正式会友一百八十人、慕道友一百人左右;并曾有多人先后献身天国,他们是:王遵道(1871/1907,1899立长牧)、郑寿添(1894/1944,1919立长牧)、王明德(1868?/1950传道)、 陈宜?(1892/1958传道)、王俊生(2007立长牧)、黄琼玉(2006年就读华东神学院);并培养了十几名义工。而一脉相承、几代忠心的大有人在,如:陈火廿四、陈宜?、陈启明陈为亮兄弟、陈炳琪四代人,郑世嘉、郑寿添、郑明溥三代人,刘金瑞、刘松珍、刘通达三代人,皆在本堂热心事奉;他们的兄弟子侄多在各地教会参与事奉,荣神益人,是所在教会之中坚,如:陈启明在印尼椰加达建立拿撒勒人教会(卫理公会分支教会)、王贞华在印尼椰加达国语堂几十年如一日热心的服事、刘松珍之弟刘松禧为涵江堂执事、郑明溥之弟媳王淑花也是涵江堂执事……我们坚信:主必继续将得救的人数多多加给他的教会,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霞埔教会必能成为多人的祝福!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