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几经风雨 唯信仰不变——纪念广东省基督教沙面堂创立150周年

1018日上午,广东省基督教沙面堂举行了创立150周年庆典,特邀圣公会香港教区荣休大主教邝广杰证道。邝大主教回顾了沙面堂的历史,并分享了《满有恩典和真理》的信息,勉励沙面堂的教牧和信徒要记得恩典,认识到信仰不是墨守成规和历史,而是成为一个活的信徒,并努力在教会中建立爱的团契、多为主做工。

沙面堂位于现广州市沙面南街60号,回顾历史,几经风雨,但主耶稣的恩典不变。1841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清政府开放广州作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大量外国商船停泊广州。因应外国船员的崇拜和休息需要,在英法租界沙面岛英荷等侨民居住的沙面西部建立教会,并设有墓地。

沙面教堂约建于1865年,不久发展成为外国人公共崇拜的会堂,由各公会轮流负责会务。后来成为英国圣公会港粤教区主管的沙面基督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政府收回租界,该堂移交中华圣公会华南教区管理。1949年至文革期间,沙面堂由政府部门接管及使用。

1989年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堂收归广东省基督教两会管理,经过大力的修缮工作,于1992年恢复开放使用。1994年,广东省基督教两会为了继续开展神学教育工作,在广东协和神学院迁出东山旧址、等候建设白云新校舍期间,使用沙面会堂牧师楼作为广东协和神学院的校舍,沙面堂一度成为广东基督教培养神职人员的摇篮。 

2011年11月,广东协和神学院迁址白云区东平村后,沙面堂作为广东省基督教两会直属会堂一直担负着牧养信徒、传扬福音、拓展圣工的教会职责,并逐步聘请专职传道人员,使圣工得到顺利发展,以满足信徒的各项牧养需要。

沙面堂主堂和牧师楼都为欧陆风格,其设计富具异国风情,由中国工匠根据属地气候并糅合岭南建筑特点建造而成,乃岭南地区之中西合璧建筑精品,主堂被评为国家A级重点保护文物。

该堂不但注重传扬福音、牧养信徒,历来也十分关注慈善和社会担当。近十余年沙面堂已为各种慈善捐款及粤西北地区贫困家庭孩子扶贫助学捐资总额超百万元。

邝广杰大主教在《满有恩典和真理》的证道中告诉会众,我们的信仰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耶稣基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7因此耶稣基督进入我们里面,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充满,让我们与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邝大主教希望沙面堂能建立爱的团契,让真理与信徒的生命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教会里的信徒当秉承起初创立教会的人的信仰,不是因为信条,而是因为神。要奉献自己,让神使用我们。一个教堂,信徒很重要,我们自己本身不发力,教会没办法成长,教会有历史,是一个爱的群体,可以守住主的道,因此沙面堂能发展,整个广东教会也在发展。

然而,若教会只是为了一个群体而存在,不关注社会,这样的教会是自私的。沙面堂刚建立的时候,在教牧人员和资金上都有缺乏,因此教会不太稳定,各宗派的人都到那里侍奉过,之后才有了固定的牧师,教堂也才定名为基督教堂。尽管沙面堂很小,但是它的影响力很大,可以传播主的真理,让更多的人悔改,走到真道上,要祈求我们自己走在真理里面,与耶稣基督联合。

另外,邝大主教认为,教会不只是一个教会,教会的存在离不开国家,沙面堂在土地和资金上都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教会和国家都要走在正道上,不要受到错误观念的影响。邝大主教希望每个信徒都不要浪费道成肉身的真理,每个人都被主使用,做主真正的信徒,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上见证信仰,能够彼此扶持、互相关怀。

为纪念沙面堂创立150周年,1018日晚,教会还举行了感恩赞美晚会。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