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贴春联的习俗是如何形成的?

每当春节来临时,中国的各家各户都会张贴春联,通过工整对仗、简洁文字寄托着不少家庭的美好愿望。那么春联在中国是如何发展的?

不少学者认为,春联最早来源于汉代驱邪的桃符,它是由桃木制成的两块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桃符的形式一分为二,形成了辟邪的门神以及充满艺术形式的春联。从宋代开始,春联逐渐褪去了迷信的色彩,朝着文学化发展,成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虽然根据传说,春联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君主孟昶在桃符上所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学者一般认为,春联早在唐代就出现了。根据敦煌出土的文书。有几幅被视为春联的雏形,第一副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福庆初新,寿禄延长。”第二副则为:“三阳开始,四序来祥。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虽然宋代时期,已经出现了春联的习俗,但其基本在文人圈子里流行,比如张邦基在《墨庄漫录》里就记载苏轼在黄州时,给人题写春联捉弄人的故事。但在当时春联,并没有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普遍的民间习俗。而根据著名史学家赵翼考证以及《簪云楼杂说》的记载,春联进入寻常百姓家,还是在朱元璋统治时期。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为了附庸风雅,十分喜欢对联。不仅自己经常书写,还要求文武百官跟着写。同时为了增加春节的喜庆,突出“洪武盛世”的辉煌,他甚至要求平民百姓也要在除夕贴春联。就这样春联开始在中国推广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

皇帝的提倡,民间的兴盛,让春联成为明朝时期重要的文学体裁。不少文人都参与到春联的创作,甚至还是出现了《玉堂巧对》、《古今巧对》等等关于春联的作品,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

到了清代,国人对于春联的热情有增无减,其艺术与研究更是得到了提升。清代学者梁章钜编写的《槛联丛话》一书,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文学价值都作了详细论述,是了解春联的重要史料。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清代的春联文化之盛了。

而在当代,贴春联仍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习俗,并出现了形式多样,多元化的趋势。比如信奉基督宗教的家庭,都会张贴福音色彩的春联,比如:“千门共享平安福,万户同受主宏恩。”、“新岁展新猷主恩常在,景星开景运真神庇佑。”等等。这体现了中西两种文化的交融,形成了美美与共的形态。

春联在中国,并非只是民间习俗,更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她不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的雅文化与俗文化通过春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散发着中华文化的芬芳。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