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一间教会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昨天上午,我正在和我妻子谈起教会的发展,想到很多美好的计划。没想到我妻子一盆冷水浇了过来,她说:你只是一个堂委,一个传道,想这么多又没啥用!我顿时想到了以前读书时读到的一句话:一间教会的瓶颈在于负责人,负责人的格局决定了教会的格局,负责人的态度与高度决定了教会的态度与高度,负责人肯成为大海,教会里面才能培养出鲸鱼。是呀,想到这句话,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很多教会不发展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了。

一个瓶子能装下多大的东西不是瓶肚决定的,而是瓶颈决定的。管理学家认为,瓶颈的吞吐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思路,同样在面对教会的管理中也是如此,一个教会负责人的能力就是一间教会的能力,一个在格局上落伍的负责人必定不可能为教会带来宽阔的格局。我曾经走过很多的农村教会,但是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两个教会离得那么近,但是在信仰里面却千差万别。我原来读神学培训班的时候,有一个老师是某地的负责人,他回来之后,原来的负责人就主动下去了,留给他一张攒了几千块钱的银行卡。这个老负责人十分爱主,这一点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他为主干了一辈子,只留下了几千块钱和一群老态龙钟的基督徒,面对这眼前的一切,我这个老师就首先宣布要建教堂,先从基础建设方面改变教堂过去的土瓦毛坯房,改建一个至少让人看起来稍微舒服的混凝土结构教堂。老负责人认为没有必要建造新堂,旧屋子还能再粉刷一下多用两年,他好不容易为主攒了这几千块钱,是他一辈子的心血;而新负责人坚持要建造新堂,并且选择去银行贷款建造了一所功能齐全的教堂,总共花费30万。教堂建起来之后,老负责人面对这一笔巨额数字犯愁了,这一大笔帐要还到什么时间呢?一辈子恐怕也还不完吧?而新负责人则全然没把这几十万看在眼里,转而开始在教会开展各样的事工,几年时间将教会的老一代管理全部换掉,更新了管理机制,看着事工慢慢多了起来,信徒人数也开始与日俱增,并且信徒生命也逐步成熟起来,教会的30万外帐不出几年就全部还清了,并且还有盈余为教会的传道人发生活补助。

这个并不是我瞎掰的事情,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事例,我这个老师是从中南神学院毕业的,是一个见过世面并且拥有大格局的人。通过他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来,原来的老负责人虽然非常忠心,但是因为他的格局太小,就是一个农村老头儿的格局,教会在他手里面根本不会有质的变化,因为他的见识就那么大,相反他感到自己能够为主攒下几千块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他的格局就是几千块钱的格局,突破不了,如果真要他突破,那几乎要了他的老命了,这个瓶颈是他无法突破的。而这个新负责人的格局是一个几十万的格局,虽然现在没有几十万在他手里,但是这也丝毫不影响他对于教会的建造。主耶稣要求他的管家是一个有见识的人,其实见识就是一个人的格局,是属于客观的要求。忠心是一个人的主观,而见识是一个人的客观,主耶稣要求我们在主观上要有忠心,同时要求我们在客观上应该拥有见识。既然这个被称为见识,也就是指我们必须要见得多,不能囿于自己的天地,多去外面看看,来扩展自己的格局。

我们知道一个脸盆里面不可能养出鲸鱼,一个花盆里面不可能育出参天大树,教会若想要真实的发展,负责人就必须有主观上的忠心和客观上的格局,主观的忠心可以帮助你在信仰上不会变质,而客观的见识格局可以使教会大得益处。

主耶稣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它种在地里,就长得比各样的蔬菜都大,甚至要遍满天下。这就是未来教会发展的格局,教会就是这个种子,你种下的地方决定了她未来的大小。主耶稣升天之后,他的门徒若没有世界性的眼光,就不可能将教会推展到世界各地,我们看保罗的格局,他是一个胸怀天下的使徒,所以他将福音传遍了整个罗马帝国。这一点我非常赞同一位学者的话:基督教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本身就让人看到其世界性的眼光。如果没有其在“外邦人”中的格局眼界,早期基督教只能是古代犹太人中被边缘化的小众宗教而不会成为今天遍布世界的第一大宗教;如果没有其在古罗马与欧亚非三大洲中的吸纳与适应,接收与消化,基督教就只能锁定在中东范围如同今日的犹太教一样;如果没有其在“大航海”时代对于全球的接触和了解,对话与互动,基督教就不可能走出欧洲成就其“普世意义”。所以教会的发展就是人眼界的发展,如果我们只有一般人的见识,那么教会就只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最后斗胆说一句话,我们若真的不能拓展自己的瓶颈,那么倒不如像那个老负责人一样退下来,或许教会就真的发展了呢?!

另外一方面,我们教会的神学格局也需要开阔,前一阵子我在一个地方办讲习班。学员们听完之后纷纷要拷贝我的讲义,但是却被他们的负责人拦住了,因为他们的负责人认为我是异端!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对于基要派不是很友好的原因,(而他们都是基要派)这也是我对于基要派反感的原因,因为基要派的神学太过于陈旧,在格局上就没有将信徒带到宽阔之地,信徒除了被灌输一些基本真理之外,与这个社会的联系性是几乎没有的,什么社会服务之类的事情,统统被他们看为次一等的事情,基要派神学太死板,在格局上吸引不了新一代的年轻人,相反我们在神学上要有足够的宽度,链接我们与外部世界的通道,使我们的福音也能够被这个世界知道。

(作者系基层教会的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