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福音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社会服务

2015年6月24至30日,应中华基督教两岸交流协会的邀请,爱德基金会组成爱德之友访问团,对台湾一些教会及有教会背景的社会服务机构所开展的社会服务事工进行了考察访问。本人有幸被邀随团前往,并通过参访,对台北教会或教会组织所开展的社会服务事工形成了初步印象,看到了社会服务作为福音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在台湾社会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及为基督做出的美好见证。

中华基督教两岸交流协会前身是“台湾基督教教牧参访团”。从2011年开始,台北标杆教会负责人魏悌香牧师和召会教会欧阳家立长老担任“台湾基督教教牧参访团”总干事,每年都邀请台湾跨宗派教会领袖、神学院及与教会相关的社会服务机构主要负责人到中国大陆参观访问,促进了中国大陆教会对台湾教会及事工的了解,得到了中国基督教两会以及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肯定与支持。2013年,促成了“两岸基督教论坛”顺利举办,将两岸教会之间的交流带入到更加深入的地步。在此基础上,魏牧师、欧阳长老及台湾众教会领袖特别发起成立了“中华基督教两岸交流协会”,由台湾主流教会、神学院、机构领袖参与,分别选举出第一届正副理事长、理事及监事,致力于海峡两岸基督教界的互访和交流事工。迄今为止,该协会已经邀请一百多位牧长前往中国大陆,也接待了近400位从大陆到访台湾的宗教事务管理部门的领导、教会领袖、各服务机构牧长、神学院师生、学界和工商企业界的基督徒。

这次爱德之友参访团由来自江苏、陕西和重庆的10位牧长及爱德基金会和江苏省海外联络处有关人员共12人组成。爱德基金会非常重视这次访问。临行前,爱德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丘仲辉会见大家,希望通过这次行程能够开启海峡两岸未来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两岸交流、促进中华文化连接,在推动两岸教会交流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在教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与教会开展社会服务方面有所借鉴。参访团每到一处都受到热情地欢迎与接待,得到周到了的服务,加之两岸之间语言相通、文化相近、同根同源,丝毫让人没有陌生感,感受到了两岸一家亲的味道。这次参访时间短、内容多,在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参访团参访了23个有教会背景的社会服务组织和教会等,每天8:20出门,晚上8:30左右时间回到酒店,加上天气潮热,汗流不止,虽然有些辛苦,但却感受到了其中的意义。

第一天参观了基督教两岸交流协会、安德烈食物银行、蒲公英基金会、基督教今日报、加略山出版社和标杆教会、基督教恩友中心、台湾世界展望会(宣明会)和台北市召会创办的台北市召会-生命教育得荣基金会。基督教恩友中心是一间为贫弱街友提供服侍的教会,为流落在街头或者因各种原因致贫而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供餐、救济、收容和医疗等免费服务。通过服务,帮助贫穷困苦者解决实际的衣食住行医等生活问题,避免“饥寒起盗心”的犯罪行为,体现教会“福音为主、从事贫穷救济”的宗旨,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发挥积极作用。恩友中心一年365天都在为接受救助的人服务,不仅使贫穷者过正常人的生活,也给其中愿意学习神话语的人提供方便。恩友中心每天提供两次的餐食,夜间也开放教会,供他们可以避寒睡觉。世界展望会在台湾有6个办事处,74个服务中心,服务范围几乎遍及台湾每个地方,在原住民及偏远地区扎根最深、服务最广的民间服务机构。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救助儿童计划、人道救援、风险家庭援助、教育助学、儿童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等。得荣基金会是最早开始生命教育的基金会,该基金会成立于1998年,秉持“实践爱人如己,追求全人发展,倡导尊重生命,活出精彩人生”的宗旨,积极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品格教育和生命教育,期望通过服务提升青少年的生命价值,建立全人发展的环境。得荣基金会开展的“得荣少年教育项目”,帮助家境清寒或家庭遭逢重大变故,以致影响求学进修机会的青少年,通过奖助学金的方式,让他们得以继续升学。为更好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事工,得荣基金会还邀请专家,结合自身的工作,共同研究编写了生命教育教材和教案,办理生命教育师资培训,在各地训练义工队伍。现在,得荣基金会所开展的生命教育理念和课程不但在全台湾影响很大,还影响到了香港等其它地方的生命教育理念。

第二天参访了台北士林灵粮堂的士林老人服务中心、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基督教救世传播协会、创世社会福利基金会、基督教救助协会及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创世社会福利基金会是台湾唯一一家专门照顾植物人的社会福利机构,安养了1600多位植物人,帮助上千个辛苦伤心的家庭。在“安乐死”没有合法化前,坚持给植物人以最妥善的安养,不因他们没有知觉而放弃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具体服务项目有安养植物人、照顾三失(失能、失智及失依)老人及救助街友(游民)等。中华基督教救助协会成立于1998年,主要开展重大灾难救助、急难家庭救助、弱视儿童弄个陪读及食物银行等。

第三天参访双连安养中心。该中心由双连教会创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教会自1913年成立以来,除了传扬福音,领人归主等教务事工外,还积极开展老年事工,照顾老年人生活需要,在教会旁设立了双连安养中心,规划了具有安养照顾、轻度养护、重度养护、长期照护、失智症单元式照护、短期照护、日间照护和社区关怀据点等多功能、多元化、多层级、连续性的一所综合性长者照护服务机构。双连安养院蔡执行长亲自给我们分享了双连安养院建院到如今的点点滴滴,有艰难但也充满着神够用的恩典。

第四天适逢礼拜天,参访团由于绝大多数为牧师,所以上午被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到基督之家教会、标杆教会及火把教会参加礼拜。下午参观了故宫博物馆及松山创意文化园区。

第五天参访了伊甸基金会万芳启能中心、伯大尼育幼院、台湾信义会-双福基金会及台湾圣教会等地方。伊甸基金会万芳启能中心起初以成年人身心障碍者为主要服务方向,后来转为日间照顾机构,提供身心障碍者日间照顾服务,除了给予社会适应、生活自立能力训练外,并给予技能陶冶的训练养成。主要项目有生活自立训练、社会适应训练、技能陶冶等。伯大尼育幼院本着基督教济世爱人精神,收容抚养、关怀及辅导失依贫苦与有需专业协助之零至十八岁儿童及少年,以增进儿童及少年福利,健全儿童及少年身心发展为目标。服务项目有少儿福利服务、家园安置服务、人力培训服务及心理辅导服务等。此外,参访团还参访了GoodTV好消息电视台、新生命小组教会,以及天韵诗班等地。

这次参访虽然辛苦,但也看了许多,了解了许多,也带来了不少体会。

一是中国教会的社会服务事工需要创新领域,拓展事工。台湾教会开展社会服务事工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遍及社会各个层面及角落,细致而深入,社会影响较大。相比之下,目前中国教会所开展的社会服务事工项目还比较单一,领域不广,多样性不够,且面上的多,形式粗狂,还不够深入和细致,影响力也较小,还需要在思想上重视,并力所能及地拓展宽广领域到有需要的地方。

二是中国教会社会服务事工需要尽快形成专业人才队伍。台湾教会开展社会服务事工时间较长,各项服务事工一般都有系统规划,目标清楚,规划到位,教会、政府等方面多层次多方面配搭,培养并形成了一批专业服务人才。而中国教会如今的社会服务事工在认识方面虽有了很大改观,但专业知识匮乏、专业能力不强、专业经验不足,开展社会服务事工不够规范。因此需要尽快培养并形成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队伍,规范有力地开展社会服务事工,促进教会社会服务事工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中国教会社会服务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力量而行。台湾政府对教会开展社会服务的支持力度比较大,我们了解到,大多数教会服务机构都是“官办民营”性质的,政府有很大的资金补助,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和更好进行。我国,民政部虽在2011年7月发布了《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2012年2月,国家六部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鼓励宗教界开展社会慈善公义事业,另外政府购买项目工作也刚起步,海峡两岸的教会有不同的环境,因此在服务模式和内容等方面还不能生搬硬套,需要根据自身环境及自身的经济和人才情况而量力而行,尽力而行。

四是中国教会的社会服务事工需要用健康的神学思想做指导。台湾教会的社会服务事工尽管最终都是引人归主,但在做法上却十分有讲究。他们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所坚持的不是“灵、魂、体”的顺序,而是“体、魂、灵”的顺序,不是把社会服务作为信耶稣加入教会的条件,而是真正地实践基督教帮贫扶困的爱的教义,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然后给有意自愿加入教会的人在信仰方面提供热情服务。这样的做法是很有借鉴意义。目前,中国教会虽然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但还需要继续引导,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传扬福音与社会服务并不是对立的,服务社会也不是教会不务正业,而是实践信仰,对社会所尽的一份责任,舍得拿出钱来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是实践爱的教义,见证神的荣美。

这次参访毫无疑问地加深了两岸教会之间的交流,促进了社会服务事工的互动,也为以后的合作打下了基础。希望将来两岸教会间及社会服务事工有更多更深的交流,通过交流,增进了解,加强合作,促进两岸的和谐与发展,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

原文:福音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社会服务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