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黄幸平:回家是最好的礼物

家,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成了一种信仰。为了家人一切,一切为了家人,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奔命着。如果你要问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我想不少中国人会说,家比生命更重要。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人遮风挡雨的地方,家里有我们疼惜的父母、妻儿。所以,无论风雨,还是冰雪,都无法拦阻春节回家的脚步。有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回家想着给家人带些礼物,岂不知家人需要的最好礼物就是我们平安回家,回家本身就是最好的礼物。

人生需要远行,人生需要出外奋斗。可是,人生也需要休息,人生也需要归回。我们就像海里漂流的船只,船只需要港湾的休憩。我们就像一条小河,小河需要流归汪洋。我们就像一片落叶,落叶有着对根的依恋。我们就像清晨飞出的小鸟,到了傍晚就想着飞回巢窝。倦鸟思巢,落叶归根,小河流归汪洋,船儿也归航进港。我们这些人呵,穿过漫长的岁月,走过无数个地方,最后归向何方。

耶稣是回家的道路

《我想有个家》、《常回家看看》等以家为主题的流行歌曲,自“春晚”唱响,一夜之后红遍大江南北,因为这些歌唱出了人们心底的渴望。

对家的渴望与向往,现代人有,古代人也有。古诗中思乡是永恒的主题,乡愁是永恒的情愫。“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作为大地上的异乡人,我们都是地球上的借住者,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总有着对心灵可安歇的土地的渴求,总有着对家的执着爱恋。人常把故乡当做异乡,又常把异乡当做故乡。中国第一首思乡诗,《静夜思》,有这么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古名句带出千古求索:故乡,人真正安生立命之所何在?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漂泊者的心头。

人饿了,要吃饭;人渴了,要喝水;人冷了,要穿衣。人累了,要休息,要回家休息。思归是人的本能,回家是人的生命需要。有家有归宿,身体需要归宿,灵魂也需要归宿。人的身体有地上的家就是归宿了。可人有灵魂吗?灵魂的归宿又在哪里呢?

祥林嫂在鲁迅的《祝福》里,问读了书有知识见识多的“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我”开始支支吾吾说“也许有罢”,最后还是说了句“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就迈开步走了。祥林嫂需要答案,需要生命的答案,需要生命的归宿。可偏偏没人能给她这些,能给她的就只是鄙视,她的伤口成了耻辱,她的倾诉成了讨嫌。到后来,就在人人忙着新年“祝福”的时候,她因没有洗四叔家祭祀用的酒杯和筷子的权利,在充满“祝福”的气氛里,她被赶出,她倒下了,就没有再起来。她是带着被蹂躏并且绝望的心灵死去的。她的孩子死了,她也没有天堂相聚的盼望。写到这,我不禁悲从心生。现如今,中国的祥林嫂们,他们踏上灵魂的归途,找到灵魂的归宿了吗?《祝福》是祥林嫂的悲剧,但只是祥林嫂一个人的悲剧吗?祥林嫂需要一个家,可她不断被赶了出来。无处可以抚慰!无处可以依归!

诚然,人有灵魂,灵魂需要神圣的安慰,灵魂需要永恒的归宿。今生需要一个家作为归宿,来生需要另一个家作为归宿。今生的路有始必有终,来到终点,我们往何处走,如何一路走好。如何从今生走向永生。永生才是归宿,回家才是福路。可是,路在何方?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约14:6)海有海路,陆有陆路,空有空路。人有人生的路。耶稣有永生的路。耶稣是回家的路。人之一生,如舟行于大海。家就是我们魂牵梦绕的永远的彼岸。耶稣从彼岸来到此岸,又从此岸回到彼岸。他的一来一回形成的神人之路,让所有思归的人藉着他,就可以从此岸去到彼岸,从今世进到永世。

耶稣又说,若不藉着我,就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我们是天父的儿女。我们从父亲那里离去,离开了父,就等于离开了家,走得越久,离家就越远。

在外流离漂泊的我们,走着人生的路,没有永恒的方向,没有永恒的价值。只等耗尽了精力,停下了脚步,从“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鲁迅《死后》),到真的有一天死在道路上。客死他乡,尸陈路旁。只有来处,没有去处。

就像风中摇曳的纸鸢,需要一双大手的掌控,掌控着那条紧紧联接风筝的绳线。如果没有那双大手,如果没有那根绳线,就不知道要飞向何方,就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危险。如此这般,我们需要耶稣,需要他慈爱的双手,需要他的慈绳爱索的牵拉。

神爱世人,就差了耶稣来,他以神的爱接纳我们,以神的义拯救我们,他拉着我们的手领我们的人生走上回家的路。有了耶稣,我们不仅有人生的路,也有永生的路。因着耶稣,他将我们的人生与永生联接。

父神让独生爱子耶稣来表达他对人深深的爱。浪子出走,父亲整日巴望回家。父亲的大爱不因浪子的无知而冷淡,回家的浪子永远是父亲的最爱,爱的归途就是回家的路。耶稣就是神的爱,耶稣就是回家的路。在神的家里,踏上回家的路。

回家是珍贵的真理

真理是什么?彼拉多问。问了也只是问了,他没有答案。但这个问题很重要。所以问题提出后,因为没有答案,很多人都在问。柏拉图也问过。他问苏格拉底,真理是什么?苏格拉底也没有答案。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也许知道答案,只是也许知道。他有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但真理是什么,依然没有答案。任何人都需要真理,而任何人都不是真理,任何人都没有真理。

只等耶稣来,他宣告说:我就是真理。(约14:6)他来了,领人走上回家的道路。回家是珍贵的真理。不能回家,不能安歇,无家可回,无法满足。耶稣说,他是真理。真理不是说教,不是空洞的理论,真理是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一位又真又活的生命本体。接受了他,我们就真的能够满足,就真的得享安歇。

回家是珍贵的真理。真理是真实的。这个世界没有真实。一切事都会过去,一切人都会老去,都不真实。人与人之间也没有真实。虚情假意,笑里藏刀,法利赛人是做戏的人,现在很多人是做秀的人。说出来的很好听,做出来的很难看。言行不一,弄虚作假。可耶稣不是这样。耶稣说的是真理,真理由他而来,由他而发,他就是真理的本体。他说话是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他应许是真真切切地赐给我们。神爱世人,就将他的独生爱子赐给我们。他这样说,也这样做。旧约预言说耶稣要来,新约开篇耶稣就来。新约预言耶稣再来,到了时候他必再来。

耶稣说,我去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当他再来的时候,就是预备好地方,接我们回家的时候。他有言在先,他说话算话,因为他是真理,真理没有虚假。

世界是个旅行地方,这个地方我们只是借住。我们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家,不能让我们得到真正的完全的满足,就表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却不是为这个世界来的,为这个世界的家来的,我们是为另一个世界来的,是为另一个家来的。说这话是表明我们要找一个家乡,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感谢神,因为他已经给我们预备了一座城(来11:16),他在永恒中预备了耶稣,预备了至宝贵的真理,就是所有存着信心,接受耶稣的人,就可以回到那个更美的家。回家是真实的真理,回家是珍贵的真理。

回家有永远的生命

有家可回,但是会不会有人就是有家不回。我想是有的。他们的灵魂骄傲且荒凉。他们不思归,也无家可归。可能因为离家已经太远太久,所以忘记了来时的路,忘记了自己也有一个家。游子在外,有时放荡不羁,离人远行,有时就会偏行迷途。

岂不知,每个人都有家,都需要一个家,在家里灵魂得到安歇,在家里生命得到呵护。小的时候我们打得陀螺一个劲地转,长大后我们开着车轱辘加了速地跑。就这样打着陀螺,开着车子,我们从童年到了青年,从青年到了壮年,很快地我们会从壮年来到老年。看着孩子一天天地大,看着自己一天天地老。岁月无情人无聊,没有了生命的依归,没有了生命的神圣,人就是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一把土,一块肉,一堆烂血。索性及时行乐,索性玩世不恭。“思想像脱缰的野马,欲望像泛滥的洪流,忧郁像压顶的乌云,怒气像燃烧的烈火。”在人群中孤独,在欢笑后哭泣,感觉人生真累,感觉无处可归。

来到教会,看到一群弟兄姐妹,听到他们在唱,“不管你已走了多远,不管你感觉多累 ,人群欢笑过后孤单的夜,犹豫的心寻找投靠的地方,寂寞的路途放不下的感伤,或在黑暗的角落或在抉择的路口,你的眼神中有藏不住的忧伤,神的膀臂是你避难的天堂。”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