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喻道新编】秦岭闲传(37)
【故事新编】
在秦岭北山下的羊角湾村,有一对结婚不到二年的年轻夫妻。常常为作务田里庄稼和干家务吵嘴。丈夫想的是:我每天到田里忙得累死累活,你就得常常来田里帮我;女子想:你作为丈夫出门干农活天经地义,自古到今都是如此。我在家洗衣做饭没有闲着,也没有见你回家帮过我一把,一点也不心疼自己的媳妇。俩人互不相让,都想让对方改变来帮自己。但谁也说服不了谁,就这样针尖对锋芒,每天大吵不断小吵天天见。虽然没有闹到要离婚地步,倒也常常冷战不止。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干了一天活的丈夫回家后见晚饭还没有做好,不由火冒三丈和正在做饭的妻子大吵了一顿,晚上照旧冷战后赌气各睡各的。第二天早晨丈夫醒来后思量,这赌气归赌气田里的庄稼还得及时收回来,丈夫起床后在天还没麻麻亮时,啃了个冷馒头出门了。媳妇醒来心烦意乱素性连饭也不做了,决定出门到山下镇子逛逛街散散心。
到了镇子后,她漫无目的茫茫然然逛着镇街。走着走着不觉意来到镇街西北处,忽然听到了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飘入耳中。她下意识地跟寻着音乐来到了教堂,里面已坐着黑压压一片人,她破天荒第一次安静地坐在了主堂最后排椅上。
这时她朝前面望去,只见台上一众女子身着白衣满脸喜乐,伴随着音乐在歌唱着一首赞美诗。那美丽动听的歌儿传入耳内后,她仿佛看到已在天国的慈爱父母在爱抚着自己,也感到自己烦躁不安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下来。接着下来,不知为什么她还满有耐心地听了牧师的一堂证道。虽然听得朦朦胧胧不太明白,但她记住了耶稣能让水变成美酒的奇迹。她在想:自己这平淡无味如水般的生活,何时也能如水变酒滋润有味起来。真正能有那一天,那该多好啊!
也就是从这天后,她有事没事就朝教会跑。不多久她信了主,成为一名基督徒。自从她信主之后,心中充满平安和快乐,生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她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固执着一直想去改变丈夫,不如首先来改变自己。
从此,她不但把家里的活干得越来越好,而且还能随着丈夫到地里干点农活。因着自己已信主,她也极力盼望丈夫也能悔改信耶稣。虽然她想尽一切办法百般苦劝,但丈夫仍旧无动于衷我行我素。
因为在丈夫看来妻子去了一趟山下镇子教会,回来变成了今天这般贤惠模样,他心里老是感觉不踏实。在他看来也许妻子只是给他做做样子,过个一月半载准会原形毕露恢复原旧模样,家里仍然会硝烟再起冷战继续。
妻子面对丈夫的这种态度,内心无奈也真为他可惜。但在行动上她仍然按照圣经中的教导做好自己,只要一有时间和机会她会在暗中不断为丈夫祷告。希望能有一天,丈夫悔改自新去信主。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家里硝烟没起冷战不再。丈夫看到现在的妻子,一天好似一天的贤惠,在生活上把最好的先让给自己享用,从各个方面尽量地体恤自己这个当丈夫的。直到有一天,丈夫内心感到很不过意,就问妻子说:“你每天这样体贴地待我,脾气也一改往日这般的好究竟为什么?”妻子回答他说:“因为你的福气再好,也只在今生当下。所以,我要为你多付出些,要让你当下多享受些。而我是不要紧的,因为人生在世几十年是短暂的。但自我信了耶稣后,不但有今生当下的福分可享,我还有来世在天国的永生之福可享,那可是永永远远的上好福分啊!”
这天晚上丈夫翻来覆去想了一宿,早晨起床后对妻子说:“今天是个礼拜天,我也要跟你去教会信耶稣,让我们夫妻一起享受永生的上好之福吧!”
【喻道新说】
人生在世没有一帆风顺途径,当你处于逆境或感到现实鼓噪无味时,当你因着与必须相处的人充满矛盾时,你还在幻想着改变这个环境和对方吗?也许你做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有改变所处环境或常常需要面对的人生矛盾。既然你如何努力,也改变不了自己所面对这一切,朋友你何不换一条思路,去彻底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这个唯一能改变自己,让自己生命彻底翻转更新之路就是来信靠主耶稣。
上文中羊角湾村这对年轻夫妻,都在想方设法改变对方,但因着方法和路子不对,结果事与愿违矛盾越来越大。后来妻子去教会信了主,找到了与其改变对方不如首先来改变自己好路子,最终解决了家庭矛盾,过上了当下和享受永生的上好福分。
亲爱的姊妹弟兄,我们所信的这位创造天地的神,他能够使生命中看似平凡的、普通的、一成不变的事情,藉着他的大能触动,能在瞬间变成充满各样风味,芳香、浓郁的上好福分。就像圣经中所记载的主耶稣的一句话,就能将变水为美酒一样。
虽然我们所信的这位至高之神,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他时时与我们同在,只要你单单信靠他,凡事虔诚地祈祷求告他,他会垂耳倾听信他儿女的每一句话,很轻松简单地成就你所求告之难事,让你制服己心、彻底改变自己。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你仍然今生有指望,那便是自己一生的荣耀!
【参考经文】
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15:19)
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箴19:11)
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 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宴席的。” 他们就送了去。(约2:7—8)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